過敏問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棘手難題,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春天,外界的各種過敏原(花粉、柳絮、揚塵等等)急劇增加,致使過敏的機率會大大增加。特別是對于各項身體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來說,實屬一大難關。很多媽媽都會采取物理隔離,比如限制外出、戴口罩等等。但是,今天小編想要給各位家長科普一個鮮為人知的重要知識點,那就是腸道菌群與過敏之間的密切關系。
寶寶經常過敏,竟是腸道菌群做出的“連鎖反應”?
腸道菌群是寄居在人體腸道內微生物群落的總稱,一個人的腸道中生活著約500-1000不同種類的細菌,在機體消化營養、免疫發育等諸多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視為人體健康的“晴雨表”。腸道菌群包含有害菌、有益菌(益生菌)、中性菌三類。從寶寶出生起就有許多的微生物(或益生菌)進入腸道并隨著機體的生長而成熟,并且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當腸道內的益生菌(正常菌群)發生異常變化、偏離平衡狀態時,就轉變為病理狀態,即為菌群失調。飲食習慣的改變、抗生素的長期應用、手術等都會破壞腸道內的正常菌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菌群失調,進而身體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腸道菌群目前被認為在免疫功能方面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腸道菌群能通過粘膜屏障易位至固有層與免疫細胞互相接觸,刺激腸道粘膜的生長,促進IgA的產生,達到激發機體免疫保護機制的目的。如果這一時期腸道菌群失去平衡,結果之一就是免疫紊亂。許多過敏性疾病,例如嬰幼兒濕疹(異位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兒童喘息或哮喘等也會趁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