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嬰幼兒輔食的春天到來了,一個我們知道目前中國的家庭更愿意對小孩投入,寶寶是每個家庭的中心,非常愿意圍繞寶寶投入更多。另外現在的父母,大部分是90后,這些90后的父母文化水平,消費觀念更加成熟,嬰幼兒的食品結構更加合理和豐富。很多育嬰的書里面,這種輔食還是比較全面比較多的,而不是按照老人的習慣去喂養,他們更多按照科學的喂養方式喂養,消費觀念的轉變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認為奶粉是寶寶的第一餐,輔食是第二餐,這些都必不可少。奶粉就相當于我們成人吃的主食,輔食就是我們吃的飯菜,光吃主食是不行的,必須通過更多的飯菜,讓營養更全面性,大概就是這樣的區別。
另外國家政策推動,我非常開心認識到我們的汪之頊教授,我們中國營養協會在2015年7月份頒布了寶寶輔食喂養從國家層面推動輔食的發展。輔食的門檻進一步的提升,在今年的7月1號國家輔食的新政進一步的實施,還有2016年頒布了國家進出口的限量標準,按照這個標準,預計大概國內將近80%的輔食工廠淘汰出局,將近一般的輔食品牌退出市場,這是空前的政策,這都是國家層面出臺了很多政策。輔食新政,這個新政比較復雜,我們簡單說明一下,這個輔食的新政,《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要求企業重視研發投入,你要有專門的研發團隊做這個事情,很多的添加劑不能添加,你研發水平不好口感很差,寶寶不喜歡吃,必須口感要好,要健康要安全,研發能力是要求比較高的。
第二建立成品及原料的追溯系統,出問題你整個的全產業鏈是可以追溯的。有10萬級凈化車間要恒溫恒濕,要有專門的嬰幼兒化驗室,所有的產品在出廠之前所有的項目必須檢驗合格才能出廠,不允許粉狀,工廠必須從原料有加工能力,在今年7月1號以前輔食工廠,都是200萬的工廠,但是在7月1號以后,沒有2000萬的投入,工廠是拿不到證的。
人民網在2014年發布的報告,外資和民營資本步入中國的輔食行業,到2018年達到800個億,輔食的行業,趨勢每年是20%到30%的增長,很少有這樣的行業。寶寶第二餐,成長更給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