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腦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非化膿性炎癥性疾病,主要影響腦膜和脊膜。該疾病是小兒結核病中最嚴重的類型之一,通常在原發結核感染后3個月至1年內發病,1至3歲兒童為高發人群。
結核性腦膜炎的病程一般為3至6周,從起病到死亡可能非常迅速。在抗結核藥物問世之前,其死亡率接近100%。目前,盡管醫療水平有所提升,但如果未能及時診斷和治療,死亡率和后遺癥發生率依然較高。
自我國普遍推廣卡介苗接種和實施結核病防治以來,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顯著下降,預后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是關鍵,大多數病例在早期干預下可完全康復。
盡管如此,只要及時發現并治療,患者仍然有較高的治愈可能性。
許多家長擔心結核性腦膜炎是否具有傳染性。需要明確的是,結核性腦膜炎本身并不會傳染,家長們可以放心。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是改善預后效果的關鍵,家長們應重視兒童的健康監測和疫苗接種。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約占全身性結核病的6%。該病是結核桿菌通過血行播散至中樞神經系統后,在軟腦膜下形成結核結節,結節破潰后大量結核菌進入蛛網膜下腔所致。
結核桿菌通過血行播散進入腦膜和腦實質,包括室管膜下等部位,并在這些部位復制。當宿主免疫功能降低(如年老、免疫抑制等)或病灶內的結核菌被激活時,結核菌可破入蛛網膜下腔,隨腦脊液播散,最終引發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通常是全身性粟粒結核病的一部分。北京兒童醫院在1964年至1977年間的研究顯示,在1180例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中,診斷為粟粒型肺結核的比例為44.2%。此外,在152例結核性腦膜炎的病理解剖中,有94%的患者存在全身其他臟器結核病,其中:
結核桿菌在原發結核病形成時,可經血行播散至腦膜、腦實質或脊髓內,形成隱匿的結核病灶(如結核結節或結核瘤)。當這些病灶破潰時,結核菌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導致結核性炎癥。此外,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與機體對結核桿菌的高度過敏性密切相關。
結核性腦膜炎屬于繼發性結核病,因此在診斷時應重視查找原發病灶。然而,在某些病例中,原發病灶可能已愈合或無法找到,這種情況下應提高警惕,以避免誤診。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其發生與全身性結核病密切相關,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通常表現為慢性或亞急性病程。其癥狀輕重不一,早期癥狀可能較為隱匿,但隨著病情進展,可引發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發病初期,患者可能會經歷10~20天的前驅癥狀,包括:
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如果早期未能及時治療,通常在發病4~8周后,可能出現以下腦實質損害癥狀:
顱底炎性滲出物可能刺激、粘連或壓迫腦神經,導致以下癥狀:
老年患者的癥狀可能與年輕患者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
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機制主要包括腦膜、脈絡叢和室管膜的炎性反應,導致腦脊液生成增多和吸收下降,從而形成交通性腦積水。晚期可能因蛛網膜和脈絡叢粘連導致梗阻性腦積水,進一步加重顱內壓增高。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早期識別和及時治療至關重要。了解其癥狀特點和病理機制,有助于提高診斷準確性和治療效果。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本文將詳細介紹結核性腦膜炎的檢查方法、診斷依據及相關注意事項。
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作出診斷:
結核性腦膜炎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但由于癥狀可能不典型,醫生的經驗至關重要。患者若出現午后低熱、頭痛、嘔吐等癥狀,應盡早就醫。如果醫生建議進行腰椎穿刺以獲取腦脊液樣本進行檢查,建議患者配合,因為腦脊液檢查是確診結核性腦膜炎的關鍵手段,其診斷意義甚至超過CT或磁共振成像檢查。
結核性腦膜炎的診斷依賴多種檢查手段的綜合分析,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本文將詳細介紹其治療原則、常用藥物、輔助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措施,幫助患者和醫務人員更好地應對這一疾病。
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遵循以下原則:
以下是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主要抗結核藥物及其特點:
用于減輕腦水腫引起的顱內壓增高,適用于伴有局灶性神經體征或蛛網膜下腔阻塞的重癥患者。
適用于腦脊液蛋白定量明顯增高、早期椎管梗阻或肝功能異常的患者,但需慎用于腦脊液壓力較高者。
顱內壓增高者可使用滲透性利尿劑(如20%甘露醇),同時補充液體和電解質。
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周期較長,通常需要兩年時間。抗結核藥物用量較治療肺結核更大,患者需嚴格遵醫囑,避免過早停藥導致復發。
以下措施可有效預防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雖然嚴重,但通過早期診斷、合理治療和科學預防,完全可以治愈。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治療,以確保療效。
本文參考了以下權威中文站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