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端午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們接到幼兒園李老師的電話,通知6月15日上午8點半帶孩子參加幼兒園面試。
聽到“面試”這個詞,我感到有些緊張,立刻聯系了奶奶,請她提前在家和孩子溝通。晚上回家后,我也再次向孩子說明了這件事。
為了更好地準備,我向同小區一位經歷過該幼兒園面試的媽媽請教了相關流程和注意事項,確保做到心中有數。
6月15日一早,孩子主動起床,完成洗漱并吃完早餐后,我們準時出發。到達幼兒園時正好是8點半。
在幼兒園門口,一位年長的老師為我們分配了號碼,我們拿到了9號。為了避免與6號混淆,老師特意在數字下方加了一個點。
孩子對號碼紙片上的點很感興趣,還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流。這是孩子在社交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進入幼兒園后,老師讓家長填寫一張面試登記表,內容與網上報名時的信息類似。
在填寫表格時,孩子在旁邊認字,并不斷向我提問,甚至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你認識的字好多啊!”
體測在操場上進行,主要是通過小游戲觀察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和獨立性。
體測結束后,體育老師評價孩子“獨立性真不錯”。
口試在小班教室進行,由老師與孩子一對一互動,主要目的是了解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水平。
老師給孩子一個小碗和幾粒豆子,要求用勺子將豆子盛出。孩子習慣用筷子,提出“有筷子嗎?”的請求,引得老師和家長一笑。
老師讓孩子在紙上畫畫,內容不限。孩子畫了“大耳朵圖圖”的腦袋,雖然忘了畫耳朵,但老師稱贊她“有條理”。
最后,老師邀請孩子唱歌。孩子爽快答應并演唱了《國旗》,雖然跑調,但老師依然鼓勵她:“你唱得真好聽!”
此次面試并非為了分班或評優,而是作為孩子入園初期的基本測評,為未來的成長記錄提供參考。
通過這次面試,我們不僅了解了孩子的能力,也感受到她在陌生環境中的適應力和表現力。
幼兒園面試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小步,同時也是家長了解孩子能力與潛力的重要契機。
在幼兒園入園測評前,家長需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本文記錄了一位家長(媽網ID:cdoris)帶寶寶參加一級一類幼兒園入園測評的經驗分享,為其他家長提供參考。
測評當天的流程分為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雖然通知單上寫明測評時間為8:30,但家長通過電話咨詢得知,10:30以后到達可以減少等待時間。最終,他們選擇在接近11:00到達現場,領取排隊號時發現前面還有50多個家庭。
在等待過程中,孩子們之間會自然地相互交流,而家長們也會分享各自的經驗和心得。此時,帶上寶寶喜歡的玩具或書籍顯得尤為重要。
測評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從家長的反饋來看,一級一類幼兒園的入園測評流程相對簡單,主要考察寶寶的基本認知能力、觀察能力和運動能力。家長需要提前準備好相關材料,并通過適當的方式幫助寶寶放松心情,順利完成測評。
建議家長在測評前與幼兒園溝通具體流程和時間安排,以減少等待時間,同時為寶寶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測評體驗。
為了增加孩子成功入園的機會,我為孩子報名了六所幼兒園。由于時間沖突,其中一所未能參加面試。整個過程充滿了焦慮與不確定性,尤其是對于沒有關系背景的家庭而言,入園的難度更是顯而易見。
清晨六點,孩子的姥爺就去三義里二幼排隊,發現前面已有16人。八點開始面試,我和孩子成為第一批進入的家庭。孩子被單獨帶入教室,沒有哭鬧,還表現得很積極。隨后,家長被要求填寫捐款金額,我填寫了5萬元,但發現其他家長也填寫了相同金額,心里不禁忐忑。
二幼面試結束后,我迅速趕往一幼。雖然已經過號,但老師仍允許我們參加。此次面試允許家長陪同,老師詢問了孩子的姓名、年齡,以及玩具的顏色和形狀等問題。孩子表現出色,回答準確無誤。老師表示十天后會公布結果。
隨后,我們趕到馬連道幼兒園。這所幼兒園我們之前參加過親子班,但面試過程非常短,僅兩分鐘便結束,預感錄取希望渺茫。
最后,我們又前往了另外兩家幼兒園。這兩家幼兒園不允許提前填寫贊助費,只在錄取后統一繳納。孩子在面試中的表現依然很好,但由于沒有關系背景,錄取機會仍然不大。
整個面試過程充滿了奔波與壓力,對于沒有關系的家庭來說,孩子入園的難度顯而易見。盡管如此,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仍然愿意付出努力,哪怕希望渺茫。
三年前,因金豬年的特殊寓意,許多家庭選擇在這一年迎接新生命,導致金豬寶寶出生扎堆。然而,這一現象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三年后,這批金豬寶寶集中進入幼兒園,造成了入園難的局面。隨著幼兒園招生高峰的到來,家長們不得不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有限的招生名額。
近期,媒體頻頻報道幼兒園招生難的問題,這讓我也感到緊張。為了確保孩子能夠順利入園,我開始積極準備相關事宜,查詢附近幼兒園的報名時間,并制定了多重方案應對。
通過網絡查詢,我發現家附近的區級幼兒園和稍遠一些的市級幼兒園都在22日和23日報名。為了增加成功率,我決定同時報名兩家幼兒園。然而,意外情況接踵而至:
面對這些限制,我只能選擇離家較遠的一家幼兒園。與此同時,我聯系了姐姐和丈夫的同事,尋求他們的幫助。
姐姐早上7點幫我到細崗幼兒園排隊時,前面已經有二三十人了。我帶著孩子8點到達,幸運的是,幼兒園在8點10分左右開始發放號碼牌。我們拿到了37號,對應的面試時間是10點至11點半。
面試過程中,孩子表現得較為活躍,但在回答問題時略顯害羞。老師通過讓她穿珠子、撿球等互動方式觀察她的能力。雖然孩子在顏色識別上有些不足,但她主動收拾玩具、唱歌等表現贏得了老師的表揚。
在等待細崗幼兒園面試的間隙,我回到小區的幼兒園了解情況。雖然小班名額已滿,但園長表示可以嘗試報名小小班。她建議我們第二天早上再來排隊,這讓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報名過程中,天氣突變下起大雨,但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們順利完成了細崗幼兒園的面試。整個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家長們為孩子爭取教育資源的艱辛,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份幫助和支持。
盡管幼兒園的名額有限,但我們仍然抱有希望,期待孩子能夠順利入園。
金豬寶寶扎堆入園的現象凸顯了教育資源分配的緊張,家長們需要提前規劃、多方嘗試,才能為孩子爭取到更好的教育機會。
本文詳細記錄了家長唐韻_精靈在北京崇文三幼為孩子參加入園面試的經歷,包括準備材料、面試流程以及個人感受,為其他家長提供參考。
面試前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家長對崇文三幼的師資力量、教育理念和伙食水平評價很高,因此對面試充滿期待。面試通知是在6月21日下午接到的,面試時間定在次日上午9點。
6月22日早晨下著小雨,家長對幼兒園的具體位置不太熟悉,但通過詢問順利找到了位于紅劇場附近的幼兒園。幼兒園地處居民區,停車可能會是未來接送孩子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到達幼兒園后,家長在大廳領取了表格,排在第55號。表格內容較為詳細,包括孩子的既往病史、身體狀況(如手臂是否脫臼)以及一些主觀問題,例如:
家長和孩子一起進入面試教室,面試由四五位老師負責,問題包括:
面試結束后,老師對多個環節打上了“通過”的符號。
由于家長屬于外區,需額外與園長溝通。園長確認表格信息后,簡單詢問了推薦人信息,并表示沒有問題。家長在得知通知時間后,順利完成了整個面試流程。
總體來說,崇文三幼的面試流程相對簡單,只要孩子能夠在陌生人面前自然表達,就基本可以通過。家長建議其他家庭提前熟悉幼兒園位置,并在家中適當練習一些基本技能,如串珠子、辨別顏色等。
崇文三幼的入園面試注重孩子的基本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家長無需過度緊張。希望本文的經驗分享能為其他家長提供幫助。
參考來源:北京媽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