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腹脹是常見病癥之一,主要是因為消化不良,體內積聚過多的氣、液體所致,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找準原因,再對癥下藥。寶寶腹脹多數是由于消化不良、腸胃疾病引起腸道內積聚過多的氣、液體所致。幼兒腹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寶寶吞食的空氣過多
用奶瓶給寶寶喂食時,寶寶如果吸吮太急容易吸入過多空氣,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或瓶身傾斜式,空氣也會經由奶嘴縫隙讓寶寶吸入體內。寶寶過度哭鬧也容易導致脹氣。
2、寶寶消化不良
腸道糞便堆積使產氣的壞菌增生、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疾病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內通過腸內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都容易產生大量的氣體。
3、寶寶腸胃蠕動障礙
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單純功能性的,稱為“假性腸阻塞”;一種是腸胃道真正缺乏神經節的“先天性巨結腸”。
4、氣管病變造成的脹氣
如果腹腔內器官腫大或長了腫瘤,腸阻塞,腹水,也會引起腹脹,器官病變導致的寶寶脹氣發生的比較少。
嬰兒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那么媽媽們怎樣可以知道幼兒是否腹脹呢?其實幼兒腹脹是有一定的癥狀的,媽媽們只要了解到寶寶的不適就可以為寶寶對癥下藥趕走病魔了。那么幼兒腹脹有哪些癥狀呢?一起來了解下。
嬰兒腹脹多發生在新生兒兩周大時開始,到三個月大時才消失,多表現為新生兒腹部充滿氣體,雙腿上提,尖聲哭喊。發生疼痛多是在同一時間出現,一般以下午至晚上十點最常見。多出現腹脹合并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狀況,甚至有發燒、解血便的情形。
如果寶寶腹脹明顯,并伴有頻繁嘔吐、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較硬、發亮、發紅,可見到小血管(醫學上稱為靜脈曲張),可摸到腫塊,伴有黃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樣大便,發熱等癥狀,說明寶寶已經換了比較嚴重的疾病,需要盡快到醫院診治。嚴重而頑固的腹脹往往表示病情危重,更不能耽誤。
嬰兒腹脹除了是折磨幼小的小寶貝外更多是折磨著天下父母的心。遇到嬰兒腹脹的情況時該怎么辦呢?媽媽們先不要慌,下面來了解下嬰兒腹脹的應對方法。
情況一、生理性原因
寶寶腹脹不一定是由于病理原因所致,更多情況下有可能只是腹壁肌肉沒有足夠的能力收納腹部臟器。在正常的情況下,寶寶的腹部看起來就會比成人的要大,看起來就像個“啤酒肚”似的,那是因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卻要容納和成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造成的。在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的情況下,腹部會因此顯得比較突出,特別是寶寶被抱著的時候,腹部會顯得突突下垂。此外,嬰兒的身體前后是呈圓形的,不像大人那樣略呈扁平狀,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脹脹的原因之一。
情況二、吸入空氣
寶寶在喝母乳的時候,由于媽媽的乳頭凹陷或沒有完全含接乳頭;人工喂養時,因奶嘴孔大小不合適,或哭鬧時均可吸入大量空氣,而引起腸脹氣。
處理辦法:更換合適的奶嘴,喂母乳的時候讓寶寶含住整個乳頭。不要讓寶寶吸允空乳頭。其次,乳母在哺乳期間,少食紅薯等產氣較多的食物。因腹脹哭鬧不止者,可用手輕輕按摩嬰兒腹部,或用驅風油少許涂擦嬰兒肚臍周圍。
盡量不要讓寶寶哭鬧時間過長。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嬰兒出現腹脹的癥狀時候一般都會寢食難安,凄厲的哭聲更是讓媽媽們心痛萬分。但是媽媽們不要慌,寶寶出現腹脹的情況時,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外,媽媽還可以給寶寶做一下按摩來緩解。
按摩方法一 :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陰陽30次。
(2)患兒仰臥,摩中脘5分鐘,點揉水分穴1分鐘。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鐘。
2、隨證加減
(1)食積型: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或惡心嘔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膩。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門50次,清大腸200次。
②按揉天樞穴2分鐘。
(2)痰阻型:腹脹滿悶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膩。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豐隆50次,脾俞穴1分鐘。
(3)脾虛型:腹部脹滿,不欲飲食,喜溫喜按,氣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溫,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補大腸100次,揉板門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鐘。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用拇指運內八卦100次,推板門200次。
(2)患兒仰臥,家長用大魚際;順時針摩中脘5分鐘,然后分腹陰陽50次。
(3)按揉天樞、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鐘。
生活調理
(1)腹脹是消化系統疾病常伴有的癥狀和體征,所以按摩時應詳細診察其致病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
(2)合理喂養,培養小兒正常的飲食習慣。
(3)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嬰兒腹脹是一種常見現象,通常與日常護理不當有關。由于嬰兒身體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父母在日常照護中需要更加細心。通過科學的護理方式,嬰兒腹脹是可以有效預防的。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寶爸寶媽們更好地呵護寶寶的健康。
寶寶在哭鬧時容易吞入空氣,從而導致腹脹。對此,父母可以通過安撫寶寶的情緒來減少脹氣的發生。例如,可以抱起寶寶輕輕拍背,或用柔和的聲音安慰他,幫助其平靜下來。
長時間的饑餓會讓寶寶在吃奶時過于急促,這可能導致吞入過多空氣。因此,建議按時喂奶,避免寶寶因饑餓而吸吮過快。此外,在喂食后,可以通過輕拍背部幫助寶寶適當排氣。
定期為寶寶的腹部進行輕柔的按摩,有助于促進腸胃蠕動,加快氣體排出。這種方式可以改善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減少腹脹的發生。
在使用奶瓶喂奶時,應確保奶瓶嘴的前端充滿奶水,避免出現斜面,以防止寶寶吸入空氣。此外,喂奶時保持奶瓶與寶寶嘴巴呈適當角度,也有助于減少空氣的吞入。
某些食物容易在消化道內發酵并產生氣體,例如甘薯、甜瓜等。如果寶寶對這些食物敏感,建議暫時停止食用,以觀察是否能緩解腹脹癥狀。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緩解寶寶的腹脹,可能需要考慮其他潛在原因,例如乳糖不耐受或腸道菌群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咨詢兒科醫生以獲得專業建議。
通過科學的護理和細心的觀察,嬰兒腹脹是可以有效預防的。父母在日常照護中應注意寶寶的情緒、喂奶方式以及飲食習慣,必要時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參考來源:Mayo Clinic, Web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