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再生性貧血類疾病的患者很多都可以通過骨髓移植來提高生命質量,延長生存周期。骨髓移植技術多年來都在不斷完善,骨髓移植手術完成后,患者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術后有一定的危險期。那么這個危險期多長時間才會過去呢?
骨髓移植完成后有三個月左右的危險期,一般情況下,患者都需要1到2年的休整。
骨髓移植后,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排異反應。如果出現(xiàn)反應,家人應注意護理細節(jié)。患者休養(yǎng)的室內需注意通風,保證室內有新鮮的空氣。生活休養(yǎng)環(huán)境需要定期消毒,室內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要做好。家人應每天幫助患者清潔口腔,注意避免讓患者產生便秘的癥狀。局部皮膚須加強護理與清潔,避免粘膜感染。床單被套應經常換洗。
骨髓移植之后,患者的抵抗力會有所下降,所以細菌和病毒容易感染此類患者。嚴重感染的情況下患者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患者的飲食起居衛(wèi)生情況一定要達到標準,盡量避免患者被病菌感染的可能。
有一些種類的白血病在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通過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療疾病。眾所周知,骨髓移植的費用非常可觀,有一些家庭都因無法承受治療費用而放棄治療,也有不少家庭需要傾家蕩產才能接受到骨髓移植的治療。
患者的病情,是否存在復雜的并發(fā)癥,骨髓移植時所用的輸血量,所用的藥物,進倉時間很多種因素都會關系到骨髓移植的費用。籠統(tǒng)來說,骨髓移植的費用在15到50萬左右。
其中一次配型大約在4000元左右,多數情況需要3到4次才能配型成功。骨髓的提供者,可接受移植的患者都需要打動員針劑每次約為600到800元,需要持續(xù)注射到血象上升。骨髓需要分離一次的分離約2500元,隨后進行冷凍,費用約為5000元。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之前,需要將骨髓使用白蛋白培養(yǎng),費用約為2500元。將培養(yǎng)后的骨髓進行分裝,如果使用進口袋分裝大約要使用7到8個,每個袋子的費用為300元左右。
骨髓完成后患者需進層流倉,每天的費用約為1400元,大約35天后才能出倉。最后就是化療和預防感染所使用的藥物,一般需要2萬元左右。如果患者排異反應比較嚴重,之后還會產生一筆可觀的治療費用。如果治療的過程順利費用只需十幾萬元,但如果嚴重,可能會產生20到50萬不等的骨髓移植治療費用。
骨髓移植的費用對普通家庭來說非常可觀,大部分家庭都難以承受。所以很多患者就將希望寄托于醫(yī)保,那么骨髓移植的費用醫(yī)保能報銷嗎?
醫(yī)保是可以報銷骨髓移植的部分費用的。需要做骨髓移植的患者可以申請大病醫(yī)保報銷,一般來說,每個地區(qū)報銷的比例都不同。和用藥及醫(yī)療等級有關,且進口藥不在報銷范圍內,越高等級的醫(yī)院報銷比例會越小,而且報銷金額會有上限。治療過程中的耗材、門診費用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在50%左右。
患者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骨髓移植應該去定點醫(yī)療機構進行,一般私立醫(yī)院醫(yī)保都不會報銷。在移植成功后,部分患者會有出現(xiàn)長時間的排異反應。排異反應存在的時間里,必須通過藥物控制,如果沒有及時跟上藥物治療可能會引起疾病復發(fā)。所以對于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來說除了需要準備移植的費用,還應該充分預估后期的治療費用,避免因為費用問題耽誤治療,使之前的骨髓移植前功盡棄。
有一些惡性疾病,必須通過骨髓移植將之前的問題干細胞清除才能讓疾病緩解。對于需要做骨髓移植的患者來說患者自己的骨髓干細胞需要被摧毀后才能重建,這對患者本身來說是一種考驗。而且供體的干細胞能否在患者體內順利生存后面還需要經歷很多關卡。那么骨髓移植的成功率是多少呢?
醫(yī)學界認為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在33%左右。影響骨髓移植能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患者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有五大關口是移植后患者必須要面對的:
1、移植前患者需要先過化療關;
2、移植關;
3、移植后的免疫排異;
4、感染;
5、移植后的化療關。
患者只有平穩(wěn)的度過這五個關卡,半年后通過基因檢查如果供者的基因已經在受者體內表達,而且各個臟器、血象、骨髓指標正常,患者沒有異樣的癥狀,則說明骨髓移植成功。
有一些患者會在移植艙出艙后的1到6個月甚至是一年后復發(fā)。復發(fā)的主要原因是受患者病情類型、免疫反應、全身各個臟器的功能以及在移植的過程中的并發(fā)癥、與供者的基因位點匹配度、醫(yī)院的醫(yī)療水平有關。
曾經有過不少媒體報道過一些需要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在移植之前捐獻者突然反悔,原因是擔心骨髓捐獻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威脅。那么骨髓移植對捐獻者來說有害嗎?
首先,現(xiàn)在的骨髓移植技術只需要從患者的手臂靜脈采血。因為現(xiàn)在已經可以事先把骨髓血內所含有的造血干細胞大部分都調動到外周血,所以像手臂靜脈這些外周部位會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后再進行造血干細胞的提取,然后再把其他的血液成分重新輸回到捐贈者體內。
采集的過程封閉,環(huán)境要求極其嚴格,所以這種操作安全性很高。采集完成后患者輕微的不適感會很快消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一例通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細胞損害捐獻者身體健康的案例發(fā)生。一般采血量為50到100毫升,遠遠少于獻血的量,且造血干細胞在人體內可以自我復制,所以捐獻者的造血干細胞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到正常的數量。采血之后,患者甚至都不需要休息調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