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桂枝五物湯:功效、組成及現代運用
概述
黃芪桂枝五物湯,又稱黃耆桂枝五物湯、黃耆湯、黃耆五物湯、桂枝五物湯、五物湯,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出自《金匱要略》。該方劑屬于溫經散寒劑,主要功效是益氣通經、活血通痹,適用于治療氣虛血滯、微感風邪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
藥物組成及用法
- 黃芪:15克
- 桂枝:12克
- 芍藥:12克
- 生姜:25克
- 大棗:4枚
用法:將上述藥物水煎,分三次溫服。成人常用劑量為3劑。
功效與主治
功效
益氣溫經,和營通痹。
主治
該方劑主要用于治療營衛虛弱導致的血痹癥狀。表現為肌膚麻木不仁、肢節疼痛、汗出惡風,舌質淡、苔白,脈象微澀而緊。
現代運用
- 本方為治療血痹的常用方劑。以四肢麻木、身體不仁、微惡風寒、舌淡、脈無力為診斷要點。
- 若風邪偏重,可加防風、防己以祛風通絡;若兼血瘀,可加桃仁、紅花以活血通絡。
- 適用于產后或月經后血虛者,可加當歸、川芎、雞血藤以養血通絡;肝腎不足、筋骨痿軟者,可加杜仲、牛膝;若兼陽虛畏寒,可加附子。
- 對皮膚炎、末梢神經炎、中風后遺癥等出現肢體麻木疼痛,屬氣虛血滯、微感風邪者,可加味使用。
- 不僅適用于血痹,還可用于中風后半身不遂、肢體癱瘓、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氣短乏力,以及產后、經后身痛等癥狀。
文獻摘要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指出:“黃芪桂枝五物湯,在風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黃芪為主固表補中,佐以大棗;以桂枝治衛升陽,佐以生姜;以芍藥入營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營衛兼理,且表營衛里胃腸亦兼理矣。推之中風于皮膚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適用人群與注意事項
- 適用于氣虛血滯、微感風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
- 使用時需結合患者具體癥狀,可根據情況加減藥物。
- 孕婦及體質特殊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結論
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一種經典的中醫方劑,具有益氣溫經、活血通痹的顯著功效,廣泛應用于治療多種氣虛血滯相關疾病。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