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醫學上稱為“異位妊娠”)是一種異常妊娠情況,指受精卵未能在子宮內著床,而是在輸卵管、卵巢、腹腔等其他部位發育。盡管宮外孕并非正常懷孕,但它同樣會引發早孕反應,并伴隨一系列特定癥狀。了解這些癥狀并及時采取措施,對于保障女性健康至關重要。
宮外孕通常會導致停經,約發生在懷孕6周左右。部分患者可能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不足,導致子宮內膜無法維持,出現病理性出血,易被誤認為是月經來潮。此外,宮外孕患者可能出現與正常懷孕類似的早孕反應,如惡心、嘔吐等。妊娠試驗結果通常呈陽性。
腹痛是宮外孕的典型癥狀,其發生率高達95%。由于受精卵多在輸卵管著床,輸卵管膨脹或破裂會引發劇烈的下腹疼痛,通常為撕裂樣或陣發性疼痛,可能伴隨惡心、嘔吐。當血液刺激腹膜或膈肌時,患者可能感到肩胛部放射性疼痛。此外,盆腔積液可能導致肛門墜脹感或排便感。
宮外孕胚胎無法正常發育,死亡后常引發不規則陰道出血,表現為點滴狀、深褐色、量少,通常不超過月經量。陰道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子宮內膜剝離或輸卵管出血通過宮腔排出。腹痛伴隨陰道出血通常提示胚胎受損,而僅有腹痛無陰道出血可能表明胚胎仍存活或發生腹腔妊娠。
當宮外孕導致輸卵管破裂時,腹腔內急性出血和劇烈疼痛可能引發暈厥或休克。患者可能出現頭暈、面色蒼白、脈搏微弱、血壓下降、冷汗淋漓等癥狀。出血量越多、速度越快,癥狀越嚴重,需立即就醫。
如出現停經、早孕反應、腹痛或陰道出血等癥狀,應高度警惕宮外孕的可能性。特別是育齡女性若妊娠試驗呈陽性且伴隨上述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避免延誤診治。
宮外孕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癥,早期發現和及時處理至關重要。育齡女性需關注自身身體變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確保妊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