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屬于綠茶,而且是綠茶中的佼佼者。早在遠古時期,它就被人們奉為茶葉中的珍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綠茶是未經發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堿、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碧螺春作為綠茶的代表,也具備這些特點。
碧螺春名字的由來有一段故事。在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 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當地巡撫將此茶進呈??滴趸实塾X得原來的名字太俗,便將其改名為“碧螺春”。
碧螺春茶可分為春茶和秋茶。春茶一般指當年 5 月底之前采制的茶葉,由于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香氣清高。秋茶則是 8 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采摘,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目前碧螺春大都是用手工炒制,一般的制作工藝流程為殺青、炒揉和搓團焙干。殺青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炒揉是在殺青的基礎上,進一步揉捻茶葉,使茶葉成條,同時破碎葉細胞,擠出茶汁,使茶葉更加緊實,便于沖泡時釋放出香氣和滋味。搓團焙干則是將炒揉好的茶葉搓成茶團,通過低溫烘焙,使茶葉進一步干燥,固定形狀,提升香氣。
根據茶葉品質和制作工藝的不同,碧螺春可以分為 7 個等級。大體上芽葉隨 1 - 7 級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等級越高,茶葉的品質越好,口感和香氣也更加醇厚。
碧螺春除了茶葉本身嬌嫩外,其沖泡方法也比較獨特。一般茶葉是先放茶,后沖水。而碧螺春則是先在杯中倒入沸水,然后放進茶葉,且不能加蓋緊悶。略過三四分鐘,芽、葉紛紛伸腰舒展,茶色濃艷,聞之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這是因為碧螺春的芽葉比較細嫩,如果先放茶后沖水,水溫過高容易破壞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和香氣;加蓋緊悶則會使茶葉悶熟,影響口感和香氣。
綜上所述,碧螺春作為綠茶中的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名字由來、嚴格的分類制作標準和特別的沖泡方法,是值得一品的好茶。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百度百科 - 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