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糯米食品的種類與做法區分
從種類上區分
1. 粽子:江南粽子最負盛名,各地做法多樣復雜,口味差異大。南方粽子有甜、咸及甜咸交錯等口味。江南粽子糯米原料多預先用稻草灰湯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北方粽子多為糯米制作,蘸白糖或紅糖食用。中國最出名的粽子產地是江南嘉興,其類別豐富,有竹葉粽、艾香粽、甜茶粽、薄荷香粽、豆沙粽、蓮子粽、蛋黃粽等。
2. 糯米雞:做法相對簡單,雖各地做法、用料和口味有別,但原料基本以雞肉為主,口味偏咸,屬粵菜菜系。通常在糯米里放入雞肉、叉燒肉、咸蛋黃、冬菇等餡料。做法有荷葉糯米雞、廣式糯米雞、煎炸糯米雞。荷葉糯米雞和廣式糯米雞用荷葉包裹,煎炸糯米雞則去掉荷葉皮進行煎炸,地道粵菜館有這道菜。
從做法上區分
1. 粽子做法:
- 粽餡調味:咸肉粽需將新鮮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使調味品滲入豬肉后再包。
- 粽子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導致夾生;咸肉粽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用瘦豬肉則要扎緊,避免肥汁漏出。
- 粽的烹煮:水滾后下粽子,水要浸過粽面,重新滾起后旺火煮約3小時,煮粽過程不添生水,枧水粽不能和其他粽子同煮,煮好趁熱取出。上品粽子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
- 粽的選材:粽葉因地域而異,南方多用箬葉竹或葦葉包成三角形,中原地區多以槲葉包成長方體。
2. 糯米雞做法:
- 主料:糯米、肉丁、香菇、青豆、面粉;輔料:生抽、料酒、鹽、胡椒、生粉。
- 步驟:將糯米洗凈泡20分鐘,加幾滴油用電飯煲煮熟;肉丁加鹽、生抽、胡椒、料酒和生粉腌制10分鐘;鍋燒熱放油,下入腌好的肉丁翻炒;肉丁變色后加入蘑菇丁和青豆翻炒;加入少量生抽和蠔油,再加鹽等調味料翻炒后盛碗備用;將炒好的肉末香菇丁放入糯米飯,加鹽和胡椒攪拌均勻;面粉加水調成稀糊;將糯米飯捏成團,裹上面粉糊;放入六七成熱油鍋中炸,不停翻動至金黃色撈出,放在廚房紙巾上吸油后裝盤。
結論:粽子和糯米雞作為中式糯米食品的代表,在種類和做法上各有特色,豐富了中華美食文化。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