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是一種常見的昆蟲,全年均可見,尤其在臺風過后會出現數量激增的情況。這類昆蟲具有喜光性和趨高性的特點,常被燈光或其他光源吸引。
隱翅蟲本身不會主動叮咬人類,但其體內含有一種強酸性毒液,pH值接近濃硫酸。當隱翅蟲被拍打或壓碎時,其毒液會接觸到皮膚,導致隱翅蟲皮炎。這種皮炎表現為皮膚灼傷、紅腫、疼痛,嚴重時可能出現水皰和色素沉淀。
醫學界已經對隱翅蟲皮炎有了充分的研究,目前尚未發現因該皮炎致死的案例。通常情況下,隱翅蟲皮炎可在1至2周內痊愈,但可能會留下短期的色素沉淀。
隱翅蟲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是一種由隱翅蟲毒液引起的接觸性皮炎,毒液中的主要成分為隱翅蟲素(Pederin)。該毒素的毒性極強,但不會通過空氣傳播或直接致命。
隱翅蟲雖小,但其毒液對人體的傷害不可忽視。通過科學的預防和及時的處理,可以有效避免隱翅蟲皮炎帶來的不適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