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的產地、特點、適用人群及食用禁忌
產地與特點
青魚主要產于長江流域地區,也可進行人工養殖。秋季產出的青魚數量最多且品質最佳。其肉質細嫩鮮美,蛋白質含量超過雞肉,是淡水魚中的上品。青魚以鮮銷為主,此外,熏制品、糟制品以及油浸青魚和茄汁油炸青魚等罐頭也頗受歡迎。
適用人群
-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 適宜各類水腫、肝炎、腎炎、腳氣腳弱之人食用;適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者食用。
- 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食用禁忌
- 青魚忌與李子同食;忌用牛、羊油煎炸;不可與荊芥、白術、蒼術同食。
- 青魚之膽性味苦、寒,有毒,可以瀉熱、消炎、明目、退翳,外用主治目赤腫痛、結膜炎、翳障、喉痹、暴聾、惡瘡、白禿等癥;內服能治扁桃體炎。但由于膽汁有毒,不宜濫服。過量吞食青魚膽會發生中毒,半小時后,輕者惡心、嘔吐、腹痛、水樣大便;重者腹瀉后昏迷、尿少、無尿、視力模糊、鞏膜黃染,繼之騷動、抽搐、牙關緊閉、四肢強直、口吐白沫、兩眼球上竄、呼吸深快。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死亡。
綜上所述,青魚營養豐富、口感鮮美,但食用時需注意適用人群和食用禁忌,以免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暫無公開權威醫學資料可直接引用,相關內容基于常見的水產百科及醫學常識。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