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是一種軟體動物,俗稱蠔,別名包括蠣蛤、牡蛤、海蠣子、蠣黃、生蠔、鮮蚵、蠔仔等。它因肉質肥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被譽為“海底牛奶”。
牡蠣的身體由兩片形狀不同的殼組成,表面粗糙,呈暗灰色。上殼中部隆起,下殼較大且較扁,邊緣較光滑。殼的內面光滑且呈白色,兩殼通過一條有彈性的韌帶相連。中部的閉殼肌使其能夠對抗韌帶的拉力。
當殼微微張開時,牡蠣通過纖毛波浪狀運動將水流引入殼內,從中濾食微小生物。牡蠣多為雌雄異體,但也存在雌雄同體的個體。
牡蠣通常在夏季繁殖。部分種類的卵在水中受精,而另一些種類則在雌體內完成受精過程。孵化出的幼體呈球形,擁有纖毛,可在水中游泳數天,隨后永久附著在其他物體上,進入成年階段。
以下是三種常見牡蠣的主要特征:
當外物侵入牡蠣殼內時,牡蠣會分泌珍珠質,將外物層層包裹,從而形成珍珠。然而,食用牡蠣所產生的珍珠通常光澤較差,價值不高。只有少數種類,尤其是波斯灣的珠母貝所產珍珠質量最高,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
牡蠣不僅是珍珠的造物主,還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備受推崇。牡蠣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如鋅、鐵、鈣)、維生素(如維生素B12)以及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種健康的海鮮食品。
牡蠣作為一種集營養、美味與珍珠生產于一身的海洋生物,不僅豐富了人類的飲食文化,還為珠寶行業提供了珍貴的天然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