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時期,寶寶身體發育尚不完善,對鈣質的吸收能力遠不如成年人,因此媽媽給寶寶補鈣時需格外謹慎。以下是給寶寶補鈣的關鍵注意事項:
植物性食物大多含草酸,它會與鈣結合生成多聚體,妨礙寶寶對鈣的吸收。像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蔬菜都富含草酸。為減少草酸對鈣吸收的影響,媽媽可將這些蔬菜用熱水燙一下,或在飯前2小時、飯后3 - 4小時給寶寶服用鈣制品。
很多人習慣白天補鈣,但實際上鈣的吸收在夜間達到峰值。媽媽在夜間給寶寶補鈣,效果更佳。而且鈣有鎮靜作用,能幫助寶寶安穩入睡。
鈣對寶寶骨骼健康發育的促進是一個長期過程。所以,給寶寶補鈣需長期、持續服用鈣制劑,不可半途而廢。
維生素D缺乏時,鈣的吸收率僅為10% - 15%;補充維生素D后,吸收率可提升至40%以上。媽媽最好為寶寶選擇含維生素D的補鈣產品。此外,補鈣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可有效解決寶寶補鈣時易便秘的問題。
綜上所述,媽媽給寶寶補鈣時要注意避免鈣與草酸結合、選擇合適時間、持續補鈣并搭配“搭檔”營養素,以保障寶寶對鈣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參考來源:該內容為育兒知識綜合整理,可參考育兒專業書籍及權威育兒網站如寶寶樹(https://www.babytree.com/)獲取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