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是由于胎兒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導致其成為“先天愚型”。
唐氏篩查是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其目的是通過抽取孕婦血液,檢測孕婦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游離雌三醇濃度和絨毛促性腺激素,判斷其是否與孕婦年齡、身體情況相符,從而評估胎兒患唐氏綜合征的危險性。
通常,甲型胎兒蛋白在0.7 - 2.5MOM屬于正常,此時胎兒患唐氏綜合征的幾率低;若甲型胎兒蛋白不正常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高,胎兒患唐氏綜合征的幾率高。將甲型胎兒蛋白、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數值結合孕婦體重、年齡、孕周輸入電腦精密計算,可得出胎兒患病幾率。若化驗結果標明幾率大于正常情況,則結果為陽性,胎兒患病幾率高,孕婦需進一步檢查。
唐氏篩查存在風險,可能會留下創傷。唐氏綜合征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1%,而做有創傷的相關檢查,有二百分之一的流產風險。即不做唐氏篩查,有99%的幾率胎兒正常;做了則會增加流產風險,但為了生出健康寶寶,很多孕婦仍會選擇做。
結論:唐氏篩查是評估胎兒患唐氏綜合征風險的重要手段,雖有風險但仍被眾多孕婦選用。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目前暫無明確統一權威站點,相關知識可參考專業醫學教材及醫院官方科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