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中,月經的正常來潮與肝、脾、腎以及沖任二脈密切相關。只有通過調和氣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等方法來調理月經的正常量,才能保證月經周期的正常。中醫注重穴位按摩,人體很多不適癥狀都可通過穴位按摩來治療和調理。那么,針對月經不調,按摩哪些穴位管用呢?下面為大家分享幾個小方法。
該穴位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三寸左右,也就是小腿內側骨凹陷處。若女性經常痛經或出現月經不調,可在月經開始前七天左右,每天花一分鐘刺激此穴位,能有效改善癥狀。
關元穴在下腹部,肚臍以下三寸左右。每天抽出約30分鐘按摩此穴位,或用艾灸灸該穴位,可驅寒散瘀、活血行氣,尤其適合腰部寒冷、體質虛弱的女性。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壓5 - 10分鐘,會有針刺般的酸脹或發熱感。這樣能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活血理氣,進而改善月經不調。
總之,通過按摩三陰交穴、關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調理月經不調。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中醫相關經典著作及傳統醫學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