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熱,又稱產褥感染,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因病原體侵入而引發的感染性疾病。它通常發生在產褥期(即分娩后的6周內),是產后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
產褥熱的主要原因是病菌感染。這些病菌可能通過以下途徑侵入產婦體內:
產褥熱的癥狀多樣,可能包括以下表現:
嚴重情況下,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一旦確診產褥熱,患者需立即接受治療。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方法:
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是首選。根據感染的具體病原體,可能調整抗生素種類。
通過藥物或物理降溫方法幫助患者退熱,同時緩解其他癥狀,如腹痛和惡心。
產婦在治療期間需補充足夠的營養,維持身體能量,同時糾正因感染引起的電解質紊亂。
若患者因失血導致貧血,應及時輸注新鮮血液。
對于子宮感染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切除子宮以控制病情。此外,其他部位的炎癥需根據具體情況使用抗生素治療。
為了降低產褥熱的發生風險,產婦和醫護人員應采取以下措施:
產褥熱是一種嚴重的產后并發癥,但通過及時治療和科學護理,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