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檢測及相關病癥分析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檢測可用于各類貧血癥的診斷與治療,其正常參考值小于15%。那么,紅細胞分布寬度偏高或偏低意味著什么呢?
1. RDW指數正常
當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指數處于正常范圍時,需結合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具體分析。
- 若紅細胞平均體積偏小,可能患有慢性疾病,如輕型海洋性貧血癥。它是常見的人類遺傳性疾病,因正常珠蛋白肽鏈合成障礙引發遺傳性溶血性疾病。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血色病,造成器官衰竭,需及時就醫。
- 若紅細胞平均體積偏大,可能患上大細胞性貧血癥。常見于虛胖、浮腫人群,表現為皮膚有血點、毛發稀疏發黃、面色蠟黃、疲乏無力。此時應注意詢問情況,關注飲食,并配合藥物治療改善狀況。
2. RDW指數偏高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偏高需引起重視,有以下三種可能:
- 紅細胞平均體積正常,常見疾病有混合營養缺乏癥和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癥等。
- 紅細胞平均體積偏小,常見疾病有缺鐵性貧血、β - 地中海貧血和HbH病等。
- 紅細胞平均體積增大,常見于葉酸或B12缺乏、鐮性細胞性貧血病、免疫溶血性貧血病和巨幼細胞性貧血病等。
結論: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檢測結合紅細胞平均體積分析,對貧血癥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意義。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醫學專業書籍及臨床研究資料,但未找到公開網絡可引用的單一權威鏈接。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