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一種由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影響呼吸道。該疾病的特征是在咽喉或鼻腔部位形成一層灰白色、粗厚的偽膜,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白喉的發病率在秋冬季節較高,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死亡。
白喉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傳播。兒童是白喉的高危人群,尤其是1歲以上的嬰幼兒。新生兒通過母乳喂養可獲得一定的被動免疫,但這種免疫力通常在嬰兒1歲后逐漸消失。
白喉的預防主要依靠疫苗接種。醫生建議在嬰兒1歲后接種白喉類毒素疫苗,以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降低感染風險。常見的白喉疫苗包括聯合疫苗,如白喉-百日咳-破傷風(DPT)疫苗。
白喉的治療包括使用抗毒素中和毒素作用,以及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紅霉素)控制感染。對于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療和支持性護理。
白喉的潛伏期通常為2至5天,發病迅速。感染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白喉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但其潛在的危害性不容忽視。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家長應按時為孩子接種疫苗,尤其是在嬰兒期和學齡前階段。
白喉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發現和預防是減少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