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是一種新生兒常見的病癥,通常發生在出生后24小時內。與生理性黃疸不同,病理性黃疸的癥狀更為嚴重,持續時間更長,可能對新生兒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病理性黃疸的主要特征
- 發病時間早:通常在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
- 皮膚顏色迅速加深:黃疸的程度在短時間內迅速加重,且持續時間超過2周。
- 伴隨其他癥狀:包括貧血、體溫異常、嗜睡、吸奶無力、嘔吐、尿液顏色異常等。
- 可能出現尖叫:部分患兒可能會發出尖銳的吱吱聲。
- 病情反復:病程可能延長或在減輕后再次加重。
病理性黃疸的潛在風險
病理性黃疸如果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對新生兒的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早期識別和治療至關重要。
如何應對病理性黃疸?
- 密切觀察:父母應注意觀察新生兒的皮膚、眼白等部位是否出現異常的黃染。
- 及時就醫:一旦發現黃疸癥狀,應盡快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 醫學檢查:醫生可能會通過血液檢測(如膽紅素水平檢測)來確認病理性黃疸的診斷。
- 治療措施:根據病情,可能需要光療、換血治療或藥物治療。
病理性黃疸與生理性黃疸的區別
| 特征 | 生理性黃疸 | 病理性黃疸 |
|---|
| 發病時間 | 出生后2-3天 | 出生后24小時內 |
| 持續時間 | 通常不超過2周 | 超過2周,可能更長 |
| 癥狀嚴重性 | 較輕 | 較重,可能伴隨其他癥狀 |
| 治療需求 | 通常無需治療 | 需要及時治療 |
總結
病理性黃疸是一種需要高度關注的新生兒疾病,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其對寶寶健康的潛在危害。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