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寶寶腸套疊的癥狀?家長需注意的關鍵信號
什么是腸套疊?
腸套疊是一種常見于嬰幼兒的急腹癥,指一段腸管套入相鄰腸段,從而引起腸道阻塞和血液循環障礙。這種情況多見于6個月至2歲的寶寶,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腸壞死或腹膜炎。
腸套疊的主要癥狀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癥狀初步判斷寶寶是否可能患有腸套疊:
1. 陣發性哭鬧
- 這是腸套疊最早期的表現之一。寶寶會突然出現有規律的陣發性哭鬧,每次持續10到20分鐘。
- 哭鬧時,寶寶可能伴隨手足亂動,面色蒼白,表情痛苦。
- 在安靜期(5到10分鐘)后,哭鬧會再次出現,形成反復發作的規律。
- 此時若嘗試喂食,寶寶通常會拒絕進食。
2. 嘔吐
- 早期嘔吐物通常為奶汁或食物殘渣。
- 隨著病情發展,嘔吐物逐漸變為膽汁樣物,1到2天后可能出現腸內容物,伴有明顯的臭味。
- 嘔吐腸內容物通常提示病情已非常嚴重。
3. 腹部包塊
- 在寶寶安靜期,用手輕觸右上腹部(肝下區域),可能會發現一個臘腸樣、可移動且有壓痛感的包塊。
- 右下腹可能會有空虛感,嚴重時通過肛門指診也能觸及包塊。
4. 血便
- 80%以上的腸套疊患兒會出現血便,排出的大便呈血醬樣。
- 血便通常在發病后6到12小時出現,但也可能在3到4小時后即出現。
5. 晚期癥狀
- 若病情持續未得到控制,寶寶可能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表現。
- 寶寶可能變得精神萎靡、嗜睡,反應遲鈍。
- 若發展為腸壞死,可能引發腹膜炎并導致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家長需要做什么?
一旦發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帶寶寶就醫。醫生通常通過超聲檢查或X光片確診腸套疊,并根據病情采取空氣灌腸復位或手術治療。
總結
腸套疊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急腹癥,家長需警惕寶寶的異常哭鬧、嘔吐、血便等癥狀,及時就醫是避免嚴重并發癥的關鍵。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