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癥病變,屬于感染性心肌疾病的一種。常見的致病病毒包括引起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如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等,此外還可能包括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等其他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的癥狀因病變的嚴重程度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輕度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而重度患者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表現,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以下為常見癥狀:
心臟增大的癥狀通常出現在病情較重的患者中,表現為中度心臟增大。輕度患者通常無此表現。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潛在的危重疾病,其發病機制與病毒直接侵襲心肌細胞以及免疫反應過度有關。及時識別并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對于降低并發癥和死亡率至關重要。
根據《心血管病學年鑒》(Annals of Cardiology)的一項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約為每年每10萬人中1-10例,其中年輕人和兒童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大多數患者在感染后數周內出現癥狀。
病毒性心肌炎的癥狀多樣,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部位進行個體化診斷和治療,早期干預對改善預后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