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在出生前或出生時就存在的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出生缺陷可能影響身體的任何部分,并可能導致終身殘疾或死亡。
在全球范圍內,出生缺陷的發生率較高,尤其在人口基數較大的國家和地區更為顯著。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年的出生缺陷病例數量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
在中國,每年能夠用肉眼觀察到的出生缺陷病例約為30萬例。然而,有些出生缺陷的癥狀可能在嬰兒出生后的多年內才逐漸顯現。
根據統計數據,中國每年新增的先天殘疾兒童總數約為80萬至120萬,占整體兒童數量的4%至6%。
近年來,圍產期(指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顯著增加。在中國,每年新增的出生缺陷病例約為90萬例,發生率約為60%。
出生缺陷不僅對患兒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還對社會醫療資源和殘疾人口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
為了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政府和醫療機構需要加強孕前咨詢、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篩查,同時加大對出生缺陷治療和康復的投入。
出生缺陷的高發率和嚴重后果提醒我們,預防和治療出生缺陷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