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是女性乳腺健康的一個重要階段,其中急性乳腺炎是一種常見的乳腺問題。無論是否母乳喂養,女性在哺乳期患急性乳腺炎的幾率都較高,尤其是在乳房內積乳未能及時排出的情況下。研究表明,急性乳腺炎的高發期通常集中在產后一個月和六個月左右。
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階段,通常可以繼續母乳喂養,但建議使用健康的乳房進行喂養。停止哺乳可能會導致乳房積乳加重,從而進一步加劇乳腺炎的癥狀。此外,停止哺乳還可能影響嬰兒的營養攝入。因此,盡管乳房疼痛,患有急性乳腺炎的女性仍被建議堅持喂奶,并注意乳頭的清潔衛生。
當急性乳腺炎發展到較為嚴重的階段,例如出現高燒不退或乳房膿腫時,建議停止哺乳。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手術切開膿腫部位并進行引流,同時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由于藥物可能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兒,對嬰兒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此階段的母乳喂養應暫停。
| 病情階段 | 喂奶建議 | 處理措施 |
|---|---|---|
| 輕度急性乳腺炎 | 可以喂奶(用健康乳房) | 清潔乳頭、熱敷、理療 |
| 嚴重急性乳腺炎 | 暫停喂奶 | 手術引流、抗生素治療 |
急性乳腺炎是由于乳腺導管阻塞或感染引起的炎癥,常見癥狀包括乳房紅腫、疼痛、發熱等。其主要原因是乳汁排出不暢,導致乳腺導管內壓力升高,進而引發感染。哺乳期是急性乳腺炎的高發階段,尤其是母乳喂養不規律或乳汁未能完全排空時。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處理應根據病情輕重決定是否繼續喂奶,輕癥可喂奶,重癥需暫停喂奶并及時治療。
參考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