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病是一種新生兒溶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母嬰之間的ABO血型不合引起。母體中的抗A或抗B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上的A或B抗原結合,導致紅細胞破壞(溶血)。
黃疸是ABO溶血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現。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后的第1天內即會出現黃疸,這類病例約占25%。此外,約25%的患兒可能發展為重度黃疸。
所有ABO溶血病患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通常表現為輕度貧血。然而,某些病例可能在早期癥狀不明顯的情況下,于出生后2~6周出現晚期貧血,或在出生后8~12周“生理性貧血”階段表現出嚴重貧血。這主要是由于母體抗體持續存在,導致慢性溶血所致。
為了預防ABO溶血病,孕期應常規進行血型和抗體篩查。對于高風險孕婦,可在產前和產后采取特定干預措施,如給予免疫球蛋白等。
ABO溶血病是一種可控的疾病,早期識別和干預對于降低并發癥風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