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主要影響5歲以下的兒童。該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為主要特征,雖然大多數病例較輕,但少數患兒可能出現心肌炎、肺水腫或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嚴重并發癥。
大多數患兒會突然發病,首發癥狀為高熱,體溫通常在38℃以上。發熱可能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感冒樣癥狀。如果體溫持續不退,可能提示病情較重。
發熱的同時或1至2天后,患兒的口腔黏膜和唇內可能出現小皰疹。皰疹破裂后形成潰瘍,常導致明顯的疼痛。患兒可能表現為煩躁、哭鬧、流口水或拒絕進食。
在口腔皰疹出現后1至2天,患兒的手心、足心及臀部皮膚可能出現斑丘疹。這些疹子通常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從米粒到豌豆不等,表面較硬,內部含有混濁液體,周圍伴有紅暈。
手足口病的疹子通常不會出現在面部或軀干,且在約7天后會逐漸消退,不會留下瘢痕或色素沉著。
手足口病一般屬于自限性疾病,病程約為一周。絕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僅極少數病例可能出現心肌炎或腦炎等嚴重并發癥。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家長應注意以下預防措施:
小兒手足口病雖然是一種常見的輕癥傳染病,但家長需密切關注病情變化,采取適當的護理和預防措施,以降低并發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