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護理與預防指南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主要病毒類型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該病的傳播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觸傳播,常見于嬰幼兒群體。
手足口病的護理措施
1. 消毒與隔離
- 一旦確診感染手足口病,患兒應立即就醫,并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
- 患兒使用過的物品需徹底消毒,可使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對于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置在日光下曝曬。
2. 保持室內環境衛生
- 患兒房間需定期開窗通風,確保空氣流通和清新,室溫保持適宜。
- 有條件的家庭可每日使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
- 減少人員進出患兒房間,避免吸煙,防止空氣污染,降低繼發感染風險。
3. 飲食與營養
- 手足口病患兒在夏季容易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應注意適量補充水分和營養。
- 建議患兒臥床休息1周,多飲溫開水。
- 因發熱和口腔皰疹導致胃口較差,可為患兒提供清淡、溫性、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冰冷、辛辣、過咸等刺激性食物。
4. 口腔護理
- 患兒可能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或哭鬧不安,應保持口腔清潔。
- 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于不會漱口的嬰幼兒,可用棉棒蘸取生理鹽水輕輕擦拭口腔。
5. 藥物輔助治療
- 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涂抹在口腔糜爛部位,或使用魚肝油涂抹。
- 適量口服維生素B2和維生素C,有助于促進糜爛愈合。
- 輔以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可有效減輕疼痛并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手足口病的預防建議
-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飯前便后。
- 避免與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觸,尤其在流行季節。
- 定期對玩具、餐具等兒童用品進行清洗和消毒。
- 接種手足口病疫苗(針對EV71型病毒)是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
總結
手足口病雖然常見,但通過科學的護理和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大幅降低其傳播風險,幫助患兒早日康復。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