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足口病的相關介紹
一、疾病概述
兒童手足口病是兒童群體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它是由腸道病毒引發的傳染病。該疾病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主要癥狀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少數患兒可能會引發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二、傳播途徑
- 密切接觸傳播:手足口病主要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
- 空氣飛沫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給他人。
- 日常接觸及經口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也可經口傳播。
三、預防措施
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感染的關鍵,具體措施如下:
- 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保持手部清潔。
- 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病從口入。
- 生活習慣:勤曬衣被,保持居住環境通風良好。
四、治療原則
手足口病的治療原則主要為對癥治療:
- 藥物治療: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同時補充維生素B、C等。
- 特殊治療:有合并癥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
在患病期間,應加強患兒的護理,做好口腔衛生。建議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盡早治療處理。
綜上所述,兒童手足口病雖然常見,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了解其傳播途徑并做好預防措施,同時掌握正確的治療原則,有助于保障兒童的健康。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