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簡稱AFP)是一種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胎兒肝臟和卵黃囊分泌的蛋白質。它通常作為腫瘤標志物和孕期胎兒健康的監測指標。
在成人中,AFP的水平通常較低,但在某些疾病(如原發性肝癌、卵巢或睪丸的胚胎性腫瘤)中會顯著升高。此外,在孕婦中,AFP的異常水平可能提示胎兒發育異常。
甲胎蛋白的檢測方法經歷了多年的發展,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這是1970年以前常用的方法,通過在瓊脂中擴散抗原和抗體形成沉淀線來檢測AFP水平。雖然該方法的特異性較高,但由于陽性率較低且準確性有限,已逐漸被淘汰。
目前最常用的甲胎蛋白檢測方法是放射免疫法。這種方法通過抽血檢測AFP水平,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準確性。
當AFP水平高于正常值時,需進一步結合B超、CT、磁共振成像(MRI)和肝血管造影等檢查,綜合判斷是否患有原發性肝癌或其他疾病。
這些方法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檢測技術,能夠提供更精確的AFP水平數據。一般認為,如果AFP水平持續>400μg/L(或>200μg/L超過8周),同時谷丙轉氨酶正常,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可確診為原發性肝癌。
甲胎蛋白檢測在以下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在肝癌患者中,AFP水平通常顯著升高。通過定期檢測AFP,可以實現肝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在孕婦中,AFP水平的異常可能提示胎兒存在神經管缺陷(如脊柱裂或無腦兒)或其他發育異常。此時需要結合B超和其他檢查手段進行進一步診斷。
甲胎蛋白檢測是肝癌早期診斷和孕期胎兒健康監測的重要工具,但需結合其他檢查手段進行綜合評估,以確保診斷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