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足部是骨骼發育的基礎,對身體各部位的良好發育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足部需要足夠的“承托”和“保護”。然而,在嬰幼兒階段,寶寶的足部可能出現以下9種常見問題,新手父母需特別關注。
足外翻是嬰幼兒中常見的足部問題之一,每千名新生兒中約有1-2名患有此癥。其特征為腳板不正常地緊貼小腿,主要由于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受到長期擠壓所致。這種情況通常在寶寶出生后2-3個月內會自然改善。
屈趾表現為腳趾異常彎曲,常見于第3或第4根腳趾,通常不會影響足部功能,并可隨著成長逐漸改善。但如果腳趾交叉,可能會影響穿鞋舒適性。
大拇趾內旋是由肌肉韌帶過度緊繃導致的動態異常現象,可能在長大后發展為大拇趾外翻,但通常不會影響行走。
跖骨內旋是胎兒在子宮內受到擠壓導致的前足位置內旋,屬于輕微且良性的骨骼異常問題,一般可自然恢復。
骨內翻是一種較為罕見且僵硬的畸形,可能影響美觀和穿鞋舒適性。
這是嚴重的病理性扁平足,表現為足底明顯外突畸形,通常伴隨骨骼發育不良。
Z形腳是一種復雜的先天性畸形,表現為后足掌屈、中足外展及前足內旋的綜合異常。
馬蹄足是一種復雜的先天性異常,包括足部下垂、內翻、內旋等問題。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學步期腳板無法完全著地。
此問題多見于羊水過少、雙胞胎或臀位分娩的情況,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但可能影響行走。
結論:嬰幼兒足部問題多樣且復雜,早期發現和干預是關鍵,家長需密切關注寶寶的足部發育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