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臍疝是由于臍部發育缺陷導致臍環未完全閉合,或臍帶脫落后臍帶根部組織與臍環粘連愈合不良所引起的一種病癥。當腹內壓力增高時,網膜或腸管可能通過臍部薄弱處突出,從而形成臍疝。
臍疝的最主要表現是臍部出現可復性腫塊,尤其在嬰兒啼哭、用力或腹壓增加時更加明顯。通常情況下,臍疝不會引發其他癥狀,且嬰兒腹壁及疝環較柔軟,嵌頓的情況極為罕見。
大多數嬰兒的臍疝會隨著臍部筋膜環的逐步收縮而在1歲內自愈。即使有些寶寶的臍疝在1歲后未完全愈合,通常也會在上學前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臍疝通常不會導致嵌頓或其他嚴重并發癥,因此無需特別干預。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如腸嵌頓),才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醫療處理。
家長無需過度擔心臍疝問題,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臍疝是無痛的,不會對寶寶的胃腸功能造成影響。即便如此,仍需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若出現異常(如腫塊無法復位、局部紅腫或寶寶表現出明顯不適),應及時就醫。
嬰兒臍疝是一種常見但通常無害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會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自然愈合。家長只需做好日常護理,避免腹壓增加,并在必要時咨詢醫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