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小便頻繁又尿少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兒童小便頻繁又尿少的常見情況
兒童身體較為脆弱,出現尿頻又尿少的情況較為常見,其原因多樣。家長需留意孩子是飲水過多還是患病所致。
兒童小便頻繁又尿少的原因
- 病理性與生理性:小兒尿頻分為由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和其他原因導致的生理性。若因精神因素引起,可分散孩子想尿尿的注意力;若是飲食性多尿,尿頻且每次尿量多、無其他表現時,要注意是否喝水過多。
- 臨床定義與分類:臨床上,正常小兒每日排尿次數有所不同,1歲約15 - 16次,2 - 3歲約10 - 12次,學齡前約6 - 7次。小兒尿頻原因大體分兩類,即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尿頻,以及由神經功能失調或習慣引起的神經性尿頻。
- 神經性尿頻表現:孩子每隔10 - 30分鐘排尿,尿量少則幾滴,多則5 - 10毫升,不發熱、無尿痛,夜間小便次數正常,尿常規檢查正常。若能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尿道外口無紅腫,尿液檢查正常,可能是神經性尿頻。
兒童尿頻問題的應對措施
- 日常護理:保持局部清潔,積極消炎,多喝白開水,飲食清淡。必要時可服用抗炎藥。
- 飲水與衛生:給寶寶多喝水、勤排尿,加速體內炎癥滲出物排出。平時在2次喂奶中間加喂一次開水,勤清洗外陰,保持清潔衛生。
家長可參考上述知識判斷孩子小便頻繁又尿少的原因,但具體情況還需依據孩子自身狀況,如有異常需到醫院詳細檢查。希望孩子和家長都身體健康。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