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相關知識:過早走路危害與護理方法
骨折休養概述
骨折是常見疾病,患者通常需長期休養恢復健康,“傷筋動骨一百天”雖非精確天數,但強調了骨折休養的長期性。很多下肢骨折病人急于行走,然而過早走路存在危害。
骨折過早走路的危害
- 上肢骨折:若進行了有效固定,下地活動一般無危害。
- 下肢骨折:過早下地活動,可能導致骨折移位或再次骨折;若進行了內固定,還可能引起內固定物折彎甚至斷裂。
- 脊柱骨折:在骨折未愈合前下地,受重力擠壓,可引起椎體塌陷,甚至壓迫神經,導致麻木等癥狀,若已有神經癥狀,還會使其加重。
骨折病人的護理方法
飲食方面
- 食物選擇:要選擇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如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全身癥狀明顯時,給予介于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的軟飯菜,食物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調時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 忌少喝水: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不便,常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但這易引發大便秘結、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等問題,所以應想喝就喝。
- 忌過食白糖:大量攝取白糖會使葡萄糖急劇代謝,產生丙酮酸、乳酸等中間物質,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堿性的鈣、鎂、鈉等離子會被調動。
- 不同階段飲食:受傷1 - 2個星期的患者,飲食清淡、易吸收和消化,多吃蔬菜、水果、魚湯、蛋類、豆制品等,以清蒸或燉熬為主,少吃香辣、油膩和煎炸食物,可多吃蜂蜜和香蕉幫助排便;受傷2 - 4個星期的患者,身體有所恢復,可適當補充營養,如骨頭湯、魚類、蛋類及動物肝臟等,同時多吃蘿卜、西紅柿、青椒等促進傷口愈合。
本文全面介紹了骨折病人過早走路的危害及護理方法,骨折患者應及時改善骨折狀況,家人也需積極做好相應護理。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