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發育不良相關知識
引言
女性懷孕時通常需經常做檢查以查看胎兒發育情況,但部分女性對此不夠在意,可能導致寶寶出生后出現發育問題,軟骨病較為常見。下面我們來了解軟骨發育不良的早期癥狀、治療方法及成因。
軟骨發育不良早期癥狀
- 出生時即可發現軀干與四肢不成比例,頭顱大而四肢短小,軀干長度正常。
- 肢體近端受累甚于遠端,如股骨較脛、腓骨,肱骨較尺、橈骨更為短縮,此特征隨年齡增長更明顯,逐漸形成侏儒畸形。
- 面部特征為鼻梁塌陷、下頜突出及前額寬大。
- 中指與環指不能并攏,稱三叉戟手。
- 可有肘關節屈曲攣縮及橈骨頭脫位,下肢短而彎曲呈弓形,肌肉尤顯臃腫。
- 脊柱長度正常,但嬰兒期即可有胸椎后凸畸形。
- 嬰兒期枕骨大孔狹窄較常見,主要癥狀為腰腿痛及間歇性跛行。
- 智力一般不受影響。
軟骨發育不良治療方法
- 安放中耳導水管,預防因頻繁耳部感染引起的聽力喪失。
- 處理因牙齒排列擁擠引起的牙科問題,如安矯正器和拔掉多余的牙。
- 給予營養指導,預防因超重加重骨骼問題及肥胖癥發生。
- 因腰椎椎管狹窄或椎間盤突出引起腰痛甚至下肢癱瘓時,需做椎板切除減壓術或腰椎間盤摘除術。
- 對枕骨大孔狹窄并有腦干及脊髓受壓者,行后路枕骨大孔減壓以防猝死。存在Chiari畸形或腦積水時,根據病情給予減壓或分流手術等相應處理。
- 胸腰骶支具對預防和治療胸、腰椎后凸畸形有一定作用,小兒開始能坐時即應穿戴TLSO直至2歲,如支具治療無效,后凸畸形加重或5歲時后凸超過40°,則應行脊柱融合術。
軟骨發育不良成因
多數由遺傳因素引起,也有部分是孕媽孕期飲食不當造成。
總之,女性孕期要注意飲食并及時做B超觀察胎兒動向,以保障寶寶健康出生。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