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相關知識科普
什么是溶血
溶血是指紅細胞因水滲入而膨脹破裂,導致紅細胞逸出的現象。很多溶血患者需要頻繁前往醫院排隊檢查。
溶血檢查項目
- 血液生化檢查:紅細胞減少、血紅蛋白降低、網織紅細胞顯著增加,涂片中可見有核紅細胞。白細胞計數因包含有核紅細胞可能大幅增高,這些血象變化隨溶血輕重而異。
- 血型檢查:母嬰Rh血型不合時,用馬血清鑒定ABO血型可能出現錯定情況。因為馬受人類紅細胞表面抗原刺激,產生抗A(B)抗體的同時也會產生抗IgG類抗體。若有不可解釋的疑問,應改用人血清鑒定ABO血型。
- 特異性抗體檢查:存在免疫抗體,血清黃疸指數增加、膽紅素增高,因操作方法不同結果可能相差3倍以上。尿、糞中尿膽原排出增加,膽道被膽栓阻塞時大便呈灰白,尿內可查見膽紅素。ABO溶血病時紅細胞乙酰膽堿脂酶活性明顯降低,血漿白蛋白、凝血酶原和纖維蛋白原可能降低,易促成出血癥狀。重癥者可能血小板減少、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少數會發生DIC。
溶血癥狀
- 貧血:是溶血癥三大臨床癥狀之一,不同患者貧血程度不同,嚴重者會并發缺鐵性貧血。輸血是緩解貧血的有效方法,輸血量需根據新生兒情況確定。
- 肝脾腫大:也是溶血癥三大臨床癥狀之一,少部分患者無此癥狀。重癥溶血時會出現胎兒水腫。
- 發熱:新生兒患病多伴有發熱、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癥狀,發熱最為常見。持續發熱會影響新生兒大腦發育,可在新生兒頭部敷熱毛巾緩解,期間讓其多飲溫水。
了解溶血檢查項目和癥狀很重要,溶血癥早期治療效果較好,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重視。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