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癥的原因、癥狀及預防措施
概述
男性不育癥的發生率約為10%,在所有不孕不育案例中,單純女方因素占50%,單純男方因素占30%,男女雙方共同因素約占20%。男性不育可分為性功能障礙和性功能正常兩類,其中性功能正常者根據精液分析結果進一步分為無精子癥、少精子癥、弱精子癥、精子無力癥及精子數正常性不育。
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見因素
男性不育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以下是最常見的幾類:
- 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如油漆、染料、毒品、石油及電磁輻射等。
- 環境溫度過高:超過37℃的環境會顯著影響睪丸的生精功能。
-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頻繁桑拿浴、穿緊身褲及性生活過頻。
- 疾病因素:包括附睪炎、睪丸炎、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炎,以及隱睪、睪丸發育不良、輸精管阻塞、精索靜脈曲張等。
- 藥物影響:如麻醉藥、鎮靜藥及激素類藥物。
男性不育的主要癥狀
男性不育的癥狀多種多樣,以下是幾種常見表現:
- 白濁:尿液中混有精液,或排尿后出現精液狀濁物。
- 無精癥:分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兩種。阻塞性無精癥通常由感染或先天性精索缺損引起;非阻塞性無精癥可能由染色體異常、隱睪癥或腮腺炎等疾病導致。
- 精液不液化:精液射出后無法液化,精子因此無法活動,最終導致不育。
- 白細胞精子癥:精液中白細胞過多,超過正常范圍,會影響精子質量。
- 精子發泡:精液中出現細小氣泡,氣泡內的氣體對精子有害,導致精子活力下降。
男性不育的預防措施
以下是預防男性不育的一些有效方法:
- 掌握性健康知識,了解男性生理特征,若發現睪丸異常(如腫大、變硬、疼痛等),應及時就醫。
- 按時接種疫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預防流行性腮腺炎及性傳播疾病等。
- 避免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高溫及有毒物質,若計劃生育,建議脫離此類工作至少半年。
- 避免高溫環境對睪丸的影響,如長時間騎自行車、泡熱水澡及穿緊身衣物。
- 戒煙戒酒,避免攝入過多油膩食物,并減少接觸生活中的有毒物品(如干洗劑)。
- 重視婚前體檢,早期發現異常,婚后與伴侶保持良好溝通,避免精神性陽痿或早泄。
結論
男性不育癥雖然成因復雜,但通過科學的預防和及時治療,大多數情況是可以改善或解決的。
參考來源
世界衛生組織(WHO)
梅奧診所(Mayo Clinic)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