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破裂:癥狀、原因及應對
黃體破裂概述
卵巢在排卵后會形成黃體。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下腹若受到嚴重撞擊,可能引發黃體破裂。其癥狀與宮外孕相似,月經周期可能延長。
黃體破裂的癥狀
- 腹痛程度差別大,發展過程和宮外孕腹痛基本相同。輸卵管流產時腹痛可因反復出血多次發作,而卵巢黃體破裂一次出血后可逐漸自行凝集止血,反復機會較少。
- 月經后半期突發下腹部疼痛,有下腹部壓痛、反跳痛,婦檢后穹隆觸痛,宮頸搖舉痛,一側附件區包塊伴壓痛。B超可發現盆腔積液及附件區包塊,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因其表現、體征和B超結果與宮外孕相似,特別是月經周期延長、尿HCG弱陽性時易誤診為宮外孕,增加手術機會。
- 除腹痛外,絕大多數發生于月經周期后半,一般無月經逾期、陰道出血癥狀。內出血診斷主要依靠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妊娠試驗一般呈陰性反應。無閉經、出血癥狀且妊娠試驗陰性的內出血急腹癥婦科病人,應多考慮卵巢黃體破裂可能。腹腔鏡檢查可見卵巢黃體和裂口,有時有活性滲血,雙側卵管正常。
黃體破裂的原因
- 自動破裂:正常情況下黃體內有少量出血,若出血過多,會增加黃體內壓力,引發自發性破裂。有人認為,血管黃體化期間功能不全,易使黃體內毛細血管出血,導致黃體破裂。
- 外力作用:如下腹受到撞擊,劇烈跳躍、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時,腹腔內壓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黃體破裂。此外,性生活時女性生殖器官擴張充血,黃體內張力升高,男方動作粗魯使女方下腹部受強烈沖擊,也可導致黃體破裂。
總之,育齡婦女在月經中期后一周左右突發下腹劇痛,應考慮黃體破裂可能,及時請婦科醫生會診并處理。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目前暫無特定權威站點,相關醫學知識可參考《婦產科學》等專業醫學書籍。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