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全解析
一、牙周炎概述
隨著飲食選擇日益多樣化,口腔和牙齒問題也逐漸增多。在中國,牙周炎發病率較高,且年齡越大患病幾率越高。牙周炎是累及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其患病率和嚴重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35歲后患病率明顯上升,50 - 60歲達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可能是部分牙周破壞的牙已被拔除。
二、牙周炎病因
- 牙齒排列不齊、佩戴矯治器或假牙、牙齒表面有不良修復體等,會影響刷牙和牙線清潔,增加菌斑聚集,提高患牙周病風險。因此,選擇專業牙醫及時矯正牙齒并按要求清潔牙齒很重要。
- 抽煙:香煙中的尼古丁會抑制多核性白血球功能,減少體內細菌抗體量,影響身體防衛牙周致病菌能力,導致牙周病惡化蔓延,且抽煙者牙周病治療效果不佳、復發率高。
- 夜磨牙或緊咬牙習慣:夜間磨牙或不自主咬緊牙產生的額外咬合力會加重牙周病發展。若無法改掉習慣,可請牙醫制作合墊或牙齒保護器。
- 懷孕與青春期:婦女懷孕時荷爾蒙改變,會使牙周病菌數量大增,加重原有牙周問題,牙齦發炎比率升高,甚至形成懷孕肉芽腫瘤。停經后患有骨質疏松癥的婦女,下顎骨骨質密度低,牙齒喪失數目多。
三、牙周炎主要癥狀
- 牙齦炎: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溢膿,還可能出現牙周膿腫。
- 牙齦萎縮:牙齦向根方退縮,導致牙根暴露、牙齒過敏、發酸發痛。
- 牙周袋形成:牙齒周圍牙齦與牙面附著部向根方加深,形成袋狀結構,可滲血、溢膿。
- 牙齒松動:牙槽骨破壞性吸收,使牙齒支持功能降低,導致牙齒松動,嚴重時可自行脫落。
四、牙周炎預防措施
- 選購合適的牙膏、牙刷、牙線,避免使用不合適的口腔護理產品加重牙齦問題。
- 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堅持早起及睡前刷牙、飯后漱口,掌握正確刷牙方法。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樹立正確口腔健康預防意識,選擇合適預防產品,可有效預防牙周病。
- 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檢查,兒童每半年一次,成人每年一次,每半年或一年洗牙一次,去除齦下牙結石。
- 提高牙齒及口腔免疫能力,將牙周病扼殺在萌芽狀態,同時選好口腔護理產品。
- 留意牙周疾病早期信號,刷牙或進食時牙齦出血是牙周炎癥表現,應盡早到醫院診治。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多吃有益于牙齒口腔健康的食物,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煙、少喝酒,多吃富含纖維的耐嚼食物,促進唾液分泌,利于口腔清潔。
總之,預防牙周炎關鍵在于保持口腔清潔衛生,養成良好生活和飲食習慣。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醫學專業書籍及口腔醫學相關研究報告。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