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項目詳解:指標意義與健康提示
體檢時,肝功能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異常可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了解肝功能檢查的具體項目及其意義,對維護健康至關重要。
1. 總蛋白 (TP)
正常范圍:60~80g/L。
- 減少:可能由長期腹瀉、慢性肝病、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營養不良引起。
- 增加:常見于高滲性失水、多發性骨髓瘤或某些急慢性感染導致的高球蛋白血癥。
2. 球蛋白 (G)
正常范圍:20~29g/L。
- 減少:生理性降低可見于出生后至3歲。此外,皮質醇增多癥或長期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也會導致降低。
- 增高:可能由瘧疾、失水、結核病、風濕熱、麻風、肝硬化或淋巴瘤等疾病引起。
3. 白蛋白 (Alb)
正常范圍:40~55g/L。
- 減低:常見于肝病、腎功能衰竭或營養不良。
- 增加:多見于脫水引起的血液濃縮。
4. 谷草轉氨酶 (AST)
正常范圍:0-50μmol/L。
5. 谷丙轉氨酶 (ALT)
正常范圍:0-40μmol/L。
- 增高:常見于心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肝病、膽道感染、膽石癥、急性心肌梗塞或肺梗塞等。此外,孕婦、熬夜、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也可能導致短暫升高。
6. 總膽紅素 (STB)
正常范圍:1.7~17.1μmol/L。
- 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均升高:多見于慢性活動性肝炎、黃疸型肝炎或肝硬化。
- 總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偏高:可能由血型不合輸血、溶血性貧血、新生兒黃疸或惡性疾病引起。
- 總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偏高:常見于肝內及肝外阻塞性黃疸、毛細膽管肝炎、胰頭癌或膽汁瘀滯綜合征。
7. 直接膽紅素 (DBIL)
正常范圍:0~3.4μmol/L。
- 增高:當紅細胞大量死亡時,釋放的間接膽紅素增多,經肝臟代謝后生成的直接膽紅素因膽道堵塞無法順暢排泄,導致偏高。
8. 膽堿酯酶 (CHE)
正常范圍:130~310U/L(比色法)。
- 增高:見于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高血壓或腎功能衰竭。
- 減低:常見于肝炎、肝硬化、慢性腎炎、惡性貧血、急性感染、營養不良、肌肉損傷、皮炎或妊娠晚期。此外,服用氨茶堿、雌激素、可可堿、嗎啡或巴比妥等藥物也可能導致降低。
健康提示
肝功能檢查涉及多項指標,每項結果都可能反映不同的健康狀況。對于肝病患者,定期檢查肝功能至關重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