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分娩期間,當胎兒分娩出來之后的24個小時內,出血量是非常高的,可高達400毫升以上,這種現象叫做產后出血。當然,有的產婦會因為失血過多而導致分娩時候死亡的現象。如果短時間內出血過多,可能會導致產婦出現休克的現象。當然,孕婦們并不需要擔心,因為分娩時候有醫生護理著。那么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
1、子宮收縮乏力
這個是最常見的原因,約占產后出血總數的75%~90%。通常來說,胎盤與子宮壁剝離后留下的剖面,主要依靠子宮的收縮而止血。如果產婦的子宮收縮乏力,剖面的血管就可能會持續不斷地出血。因此任何影響子宮收縮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產后出血如分娩時間太長(超過24小時)、胎兒過大、雙胎妊娠、子宮畸形、羊水過多、子宮肌瘤合并妊娠、生育次數過多或過密,或難產之后產后媽媽體力衰竭、精神過度緊張、情緒低落等。
2、胎盤滯留
有的時候會因為產時沒有提前小便,導致產婦膀胱膨脹,也是阻礙胎盆排出的原因?;蛘呤窃谔好涑龊?,接生人員過早地揉擠子宮和強拉臍帶,可能擾亂正常子宮收縮或引起臍帶斷裂而造成出血。此外,在分娩過程中不恰當地使用強烈子宮收縮藥物等等,也能影響胎盤的自然剝離,使出血量增多。
3、胎兒過大
胎兒娩出過快或手術產,尤其是生第一胎時,都可使會陰、陰道、子宮頸撕裂,有的甚至發生子官下段破裂,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二、怎樣緩解產后出血多的現象
1、加強產前保健
(1)通過詢問病史及各項檢查,對有可能發生產后出血者進行預防性治療。首先應糾正孕婦貧血常規補充鐵劑和葉酸,提高對失血的耐受性,其次積極控制妊高征的病情,積極治療肝炎及胎盤早剝、死胎等引起之凝血機制障礙健的病人。
(2)有產后出血可能者應住院分娩分娩前檢查血型配血備用。
2、產時正確觀察及處理
(1)普及新法接生。
(2)正確測量產后出血量。
(3)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應用產程圖監護產程可明顯降低產程延長和滯產的發生率,間接減少因子宮收縮乏力所致的產后出血。
3、產后階段
產后出血預防的關鍵時刻是產后2h,因產后2h的出血量占產后24h內累計量的3/4,故產后2h產婦應在產房留察。產后2h出血量超過100~200ml時應尋找出血原因。凡因醫療條件輸血條件不足須轉院時應做相應緊急處理有專人護送并嚴密觀察,做好記錄。
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值得重視!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
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家長除了擔心,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