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疹:癥狀與治療全解析
麻疹是一種常見但復雜的小兒傳染病。即使您的孩子尚未患病,了解麻疹的癥狀和治療方法也非常重要,以便在必要時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以下是關于小兒麻疹的詳細信息,包括癥狀分期和治療建議。
麻疹的癥狀
1. 潛伏期
- 潛伏期通常為10-14天,但也可能短至約7天。
- 在此期間,可能出現輕微的體溫升高。
2. 前驅期(發疹前期)
- 持續時間:約3-4天。
- 主要癥狀類似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發熱、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
- 眼部癥狀明顯:結膜炎、眼瞼水腫、畏光、眼淚增多,下眼瞼邊緣出現充血橫線。
- 偶見皮膚隱約出現斑疹或猩紅熱樣皮疹,但在典型皮疹出現后消失。
3. 出疹期
- 通常在發熱后3-4天出現皮疹,體溫可迅速升高至40-40.5℃。
- 皮疹特征:紅色斑丘疹,分布不規則,疹間皮膚正常。
- 皮疹出現順序:耳后、頸部、發際邊緣開始,24小時內擴散至面部、軀干、上肢,第3天累及下肢及足部。
- 嚴重病例:皮疹融合,伴隨皮膚水腫和面部浮腫變形。
- 其他癥狀:淋巴結腫大、脾腫大,可能引發腹痛、腹瀉、嘔吐,甚至闌尾炎癥狀。
- 高熱期間可能出現短暫的譫妄、激惹或嗜睡狀態。
4. 恢復期
- 皮疹在3-4天后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順序一致。
- 無并發癥情況下,食欲和精神狀態逐漸恢復。
- 皮疹消退后,皮膚可能留有糠麩狀脫屑和棕色色素沉著,通常在7-10天內痊愈。
麻疹的治療
1. 高熱護理
- 患兒應臥床休息,直至皮疹消退、體溫恢復正常。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2次),室溫控制在18-22℃,濕度保持在50%-60%。
- 避免過度捂汗,及時擦干出汗部位并更換衣物。
- 高熱時可使用少量退熱劑,但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冷敷,以免影響透疹。
2. 皮膚粘膜護理
- 保持皮膚清潔,每日用溫水擦浴并更換衣物(避免使用肥皂)。
- 腹瀉患兒需特別注意臀部清潔,勤剪指甲以防抓傷皮膚導致繼發感染。
- 透疹不暢時,可用鮮芫荽煎水服用或擦拭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
3. 飲食護理
- 發熱期間應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蒸蛋等。
- 多次少量喂食,并增加開水或熱湯的攝入,以幫助排毒、退熱和透疹。
- 恢復期可逐步添加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無需嚴格忌口。
結論
小兒麻疹是一種需要高度關注的疾病,家長應了解其癥狀和護理方法,確保孩子在患病期間得到適當的治療和照顧。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