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孩子與多動癥孩子的區別
好動的孩子在安靜環境下會有所收斂,做感興趣的事時能靜下心來;而多動癥孩子不分場合環境地多動,即便在安靜環境也毫無顧忌地上跳下竄,看電視時也扭來扭去。
多動癥的癥狀
- 沖動性:情緒不穩,易激惹沖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計后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且事后不吸取教訓。
- 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患兒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學習困難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取決于智力水平及多動癥輕重程度,智力中下的嚴重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能出現,智力較高、癥狀較輕的可在初中階段出現。
- 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約半數患兒有神經系統軟體征,如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有視覺 - 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多動癥的原因
- 遺傳因素:家系和雙生子研究顯示遺傳是導致多動癥的重要原因,分子遺傳學研究表明多動癥是與神經發育密切相關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
- 腦器質性因素:母親孕期感染、接觸有毒物質、營養不良、吸煙、飲酒、宮內窘迫、非正常分娩、低出生體重兒以及生后1 - 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腦外傷,均可能致兒童神經發育異常,增加患多動癥風險。
- 中樞神經遞質異常:神經生化研究發現多動癥兒童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不足、多巴胺功能不足、5 - 羥色胺功能過高或相對不足,這些神經遞質可激活大腦皮層或強化社會行為,推測病因可能是神經遞質失調導致的行為障礙。
- 社會心理因素:不良家庭和社會環境可能增加兒童患多動癥風險。兒童生活在不和睦家庭,精神常處緊張、壓抑等狀態,易出現沖動多動等行為問題或加重癥狀。不當教育方式如簡單粗暴、過度放任或保護也是危險因素。
- 其他因素:研究發現兒童過多食入含鉛食物,體內血鉛水平過高可能與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有關,可能是潛在病因。
多動癥的治療
應根據孩子具體情況采取藥物治療、儀器治療、心理治療、調整教育環境(家庭、學校)等綜合治療措施,以改善患兒情況,助其健康成長。
結論:了解多動癥的區別、癥狀、原因及治療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識別和干預多動癥,促進孩子健康發展。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