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及相關知識詳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簡稱AURI)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在嬰幼兒和兒童中更為多見。其臨床表現因年齡、病原體類型以及患者的免疫狀況而有所不同。以下將詳細介紹其癥狀、臨床表現及相關知識。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潛伏期及輕癥表現
- 潛伏期:通常為2~3天,有時稍長。
- 輕癥表現:主要表現為鼻部癥狀,包括流清鼻涕、鼻塞、噴嚏等。患者還可能出現流淚、輕微咳嗽或咽部不適。這類癥狀一般在3~4天內可自然痊愈。
- 感染擴展:若感染波及鼻咽部,患者可能出現發熱、咽痛、腭扁桃體炎以及咽后壁淋巴組織充血和增生。部分患者的頜下淋巴結可能輕度增大。
- 嬰幼兒特殊表現:嬰幼兒患者常伴有嘔吐和腹瀉。
2. 重癥表現及并發癥
- 高熱及全身癥狀:體溫可達39~40℃或更高,伴隨畏寒、頭痛、全身乏力、食欲減退及睡眠不安。
- 咽部癥狀:咽部可能微紅,嚴重時會出現皰疹和潰瘍,稱為皰疹性咽炎。部分患者的腭扁桃體紅腫明顯,伴有濾泡性膿性滲出物,導致咽痛加重。
- 鼻咽部分泌物變化:鼻咽部分泌物由稀薄變為稠厚,可能引起頻繁咳嗽。
- 淋巴結腫大:頜下淋巴結顯著增大,伴有明顯壓痛。
- 并發癥:若炎癥波及鼻竇、中耳或氣管,可引發鼻竇炎、中耳炎或氣管炎等相應癥狀。
- 高熱驚厥:多見于嬰幼兒,通常在發病后1日內發生,較少復發。
- 急性腹痛:腹痛多位于臍部周圍,早期出現且無壓痛,可能與腸蠕動亢進有關。若持續存在,需警惕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或其他疾病。
3. 病因與易感人群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等,細菌感染較少見。嬰幼兒因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癥狀通常較重;而年長兒童及成人癥狀相對較輕。
4. 注意事項與鑒別診斷
- 需注意與其他疾病(如闌尾炎、細菌性咽炎等)進行鑒別診斷。
- 高熱驚厥和急性腹痛需特別關注,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嚴重疾病。
5. 預防與建議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
- 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適當鍛煉。
- 在流感高發季節,建議接種流感疫苗。
結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病,多數情況下癥狀較輕,但對于嬰幼兒或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可能引發較為嚴重的癥狀或并發癥。及時識別癥狀、合理治療及預防措施是關鍵。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