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肺炎,又稱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鏈球菌(肺炎球菌)引發的肺炎,約占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半數,是最常見的肺炎類型之一。其通常起病急驟,典型癥狀有高熱、寒戰、咳嗽、血痰及胸痛,X線胸片呈現肺段或肺葉急性炎性實變。該病四季皆可發生,但冬季最為多見,常見于年齡過小或過大的人群。咽部細菌檢查顯示,5% - 25%的健康人為肺炎球菌帶菌者,冬季兒童及幼兒的父母檢出率最高。依據莢膜多糖抗原分類,肺炎球菌有80種以上血清型。
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多呈雙排列或短鏈排列。除引發肺炎外,少數情況可導致菌血癥或感染性休克,老年人及嬰幼兒病情往往更為嚴重。此疾病在冬季與初春較為多見,患者常為原先健康的青壯年、5歲以下小兒和60歲以上老人。近年來,因抗菌藥物廣泛應用,臨床上癥狀輕或不典型病例較為常見。小兒可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目前可接種的肺炎球菌疫苗有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和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歲以下嬰兒只能接種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肺炎球菌一般經吸入途徑,通過上呼吸道到達肺部,停留在細支氣管內增殖并引發炎癥。起初在肺泡腔內產生大量富含蛋白質的液體,該液體為病菌提供培養介質,助其向鄰近肺泡擴散,典型結果是引發大葉性肺炎。大葉性肺炎發展分四個階段:最初是充血期,特點為大量漿液性滲出物、血管擴張及細菌迅速增殖;接著是“紅色肝樣變”期,實變肺臟呈肝樣外觀,氣腔充滿多形核細胞,血管充血且紅細胞外滲,肉眼觀察呈淡紅色;然后是“灰色肝樣變”期,纖維蛋白集聚與處于不同分解階段的白細胞和紅細胞有關,肺泡腔充滿炎癥滲出物;最后是消散期,以滲出物吸收為特征。
發病前常有受涼、淋雨、疲勞、酗酒、病毒感染史,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驅癥狀。起病急驟,高熱、寒戰,全身肌肉酸痛,體溫數小時內可升至39 - 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或呈稽留熱,脈速隨之加快。患側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時加劇,痰少,可帶血或呈鐵銹色,胃納銳減,偶有惡心、嘔吐、腹痛或腹瀉,易被誤診為急腹癥。
患者呈急性熱病容,面頰緋紅,鼻翼煽動,皮膚灼熱、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單純皰疹;病變廣泛時可出現紫紺。有敗血癥者,皮膚、粘膜有出血點,鞏膜黃染。早期肺部體征不明顯,僅有胸廓呼吸運動幅度減小,叩診稍濁,聽診有呼吸音降低及胸膜摩擦音。肺實變時叩診濁音、觸覺語顫增強并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消退期可聞及濕啰音。心率增快,有時心律不齊。重癥患者有腸脹氣,上腹部壓痛多與膈胸膜有關。重癥感染時可伴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及神經精神癥狀,如神志模糊、煩躁、呼吸困難、嗜睡、譫妄、昏迷。累及腦膜時有頸抵抗及出現病理反射。肺炎鏈球菌肺炎自然病程約1 - 2周,發病5 - 10天,體溫可自行驟降或逐漸消退;使用有效抗菌藥物后,體溫1 - 3天內可恢復正常,其他癥狀與體征也隨之消失。
肺炎鏈球菌肺炎的并發癥近年已很少見。嚴重敗血癥或毒血癥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易發生感染性休克,表現為血壓降低、四肢厥冷、多汗、發紺、心動過速、心律失常等,而高熱、胸痛、咳嗽等癥狀不突出。其他并發癥有胸膜炎、膿胸、心包炎、腦膜炎和關節炎等。
綜上所述,肺炎鏈球菌肺炎多在冬季發病,寶寶患病需積極治療,若出現咳嗽高熱癥狀,應及時就醫確診治療。
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值得重視!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
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家長除了擔心,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