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原因、危害與家長的責任
一、兒童肥胖現象背景
網上流行“爸媽帶大的孩子和奶奶帶大的孩子對比”段子,通常奶奶帶大的孩子較肥胖,這源于老一代對孩子的溺愛。但家長需注意,兒童肥胖后果嚴重。
二、兒童肥胖的原因
- 中樞調節因素:正常人體有中樞能量平衡調節功能控制體重穩定,本病患者調節功能失衡,機體攝入過多致肥胖。
- 營養過度:營養過多使攝入熱量超消耗,多余熱量以甘油三酯儲存致肥胖。如嬰兒喂養不當,哭就喂奶或早喂高熱量固體食物、妊娠后期過度營養等都可能引發。
- 遺傳因素:肥胖癥有家族遺傳傾向,雙親胖子代70% - 80%肥胖;雙親之一肥胖子代40% - 50%肥胖;雙親均無肥胖子代僅1%肥胖;單卵孿生者同病率高。
- 心理因素:情緒創傷或心理障礙如父母離異、虐待、溺愛等,誘發膽小等心理,孩子少活動或以進食自娛導致肥胖。
- 缺乏活動:兒童肥胖后行動不便更不愿活動,體重增加形成惡性循環。某些疾病如癱瘓等導致活動少、消耗熱量少而肥胖。
三、兒童肥胖的危害
- 高胰島素血癥:肥胖兒童普遍存在,長期大量分泌胰島素致胰島分泌功能衰竭引發糖尿病。
- 血脂高:肥胖兒童血脂明顯高于正常兒童,血脂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高危因素。
- 易患呼吸道疾病:胸壁脂肪堆積影響肺通氣功能,呼吸道抵抗力降低。
- 易誘發脂肪肝: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發病率高達80%,高血壓、高血脂是危險信號。
- 易患消化系統疾病:肥胖兒童患病率(15%)明顯高于正常兒童(4%)。
- 智商低:總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兒童,影響活動、學習、交際能力,出現心理問題。
- 免疫功能低下:細胞活性明顯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 性早熟:血睪酮含量(男性)及血清脫氫表雄酮硫酸酯含量(女性)高于正常兒童,影響學習和生活。
四、家長應有的態度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身體應想吃什么就給什么,不加節制,這不利于孩子成長,長身體期間應注重正確、健康飲食。
結論:家長應正視兒童肥胖問題,關注孩子飲食健康,避免過度喂養導致肥胖及其帶來的嚴重危害。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