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臟供血不足相關問題及應對措施
心臟是人體主要器官,如今不少老人因心臟問題吃藥住院,老人心臟供血不足的原因備受子女關注。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功能衰退,老人出現心臟供血不足該如何應對呢?以下為您詳細介紹。
應對措施
- 注意飲食營養搭配:限鈉鹽攝入,每天<5 - 6g;限含咖啡因飲料。宜食脫脂或低脂牛奶,肉類選擇禽類、瘦肉、魚肉和其他水產品,食用黃豆制品,食用油用豆油,避免腌制和油炸食品。每天吃兩種以上水果,多吃蔬菜,品種多樣,凈量達500g/天。
- 食療膳方:取核桃、紅糖、紅棗適量,按1:1:1的比例上鍋蒸10分鐘左右食用,每日3次,每次吃2 - 3勺,每次吃3個棗,多則無益。此為食療,可長期食用,注意每次不可蒸太多以免浪費。
- 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許多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食用脂肪是動物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且脂肪的質對血脂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會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為宜。同時應適當控制膳食膽固醇含量。
- 控制食糖攝入: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主要來源,攝入過多(如我國主食量過多)會造成熱量入超,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果糖升高血脂的作用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食糖量占一日熱能的15 - 20%,其冠心病發病率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尤其是食糖攝入量,一般不超過總熱量的10%。
老年人器官功能和反應能力不如年輕人,不能受到劇烈驚嚇和刺激。我們平時要多陪伴老人,避免他們孤獨,定期帶他們體檢,關注其身體狀況。
結論:老人心臟供血不足可通過合理飲食、食療等方式緩解,同時家人要給予更多關懷和關注其健康狀況。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