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妊娠: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詳解
什么是過期妊娠?
過期妊娠是指妊娠期達到或超過42周(≥294天)仍未分娩的情況,其發生率約為5%-10%,屬于高危妊娠的一種類型。這種情況對胎兒和孕婦均存在潛在風險,尤其是初產婦,胎兒的危險性更高。
引起過期妊娠的主要原因
- 胎頭未入盆:胎兒體型較大或胎頭未及時入盆,導致對宮頸的刺激不足,從而延長產程。
- 胎兒發育異常:如無腦畸形或羊水過多,可能導致子宮無法受到有效刺激,引發規律性宮縮的延遲。
- 內分泌失調:孕婦體內孕激素、雌激素及前列腺素分泌異常,尤其是雌激素和前列腺素不足,可能影響宮縮并延長產程。
- 孕晚期活動減少:孕婦活動量減少且營養攝入過多,可能增加過期妊娠的風險。
- 家族遺傳:部分過期妊娠病例具有家族史,提示遺傳因素可能參與其中。
過期妊娠的危害
對胎兒的危害
- 胎盤功能不足:胎盤功能隨妊娠時間延長而退化,可能導致胎兒營養和氧氣供給不足,嚴重時可引發胎兒腦細胞缺氧壞死或吸入羊水窒息死亡。
- 羊水減少:羊水分泌量減少可能導致胎兒畸形、肺發育不全等問題,同時影響分娩過程,增加胎兒死亡率。
- 難產風險增加:過期妊娠胎兒顱骨較硬,難以適應產道,可能引發難產。此外,胎兒出生后體重下降、皮膚褶皺增多,甚至因羊水渾濁出現皮膚染色。
- 智力發育受損:胎兒長期缺氧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發育,嚴重時可導致智力障礙。
- 新生兒并發癥風險高:過期妊娠新生兒更易出現顱內出血、吸入性肺炎等并發癥。
對產婦的危害
- 產程延長:過期妊娠可能導致產婦緊張、焦慮,影響宮縮,延長產程,甚至需要手術助產。
- 難產損傷:難產率增加,可能出現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等并發癥。
預防過期妊娠的建議
- 定期產檢,密切監測胎兒發育及羊水情況。
- 孕晚期適量運動,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營養過剩。
- 如接近預產期仍未分娩,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制定合理的分娩計劃。
總結
過期妊娠是高危妊娠的一種,需引起孕婦及家屬的高度重視,通過科學的孕期管理和及時的醫療干預,可有效降低其風險。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