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相關知識介紹
剖宮產定義
剖宮產是一種通過手術方式,從腹部切開子宮進行生產的方式。相較于順產,它能有效減輕孕媽媽的痛苦,但手術操作過程需要醫生與護士高度配合才能順利完成。
剖宮產器械護士步驟
- 術前準備:戴好手術帽、口罩后,按外科洗手法洗手。進入手術間,打開腹報包和加衣包,取出指示卡檢查滅菌效果。穿手術衣,戴好手套,用鹽水沖凈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 器械準備:準備手術器械,將刀柄裝上刀片。打開1號慕絲線外套,放1粒碘伏棉球,與臍帶卷和一把臍帶剪放于復溫床上。另取兩粒碘伏棉球放于消毒盤內。鋪上剖腹單,取一塊雙巾鋪于器械托盤上,1號慕絲線置于雙巾下,擺上彎鉗、組織鉗、針持、卵圓鉗、切口鉗、線剪、組織剪、針筒等器械。
- 術中配合:將碗內裝有刀片的刀柄、夾一粒酒精棉球的彎鉗、有齒鑷、甲狀腺拉鉤、一塊干有帶紗布等器械遞于術者。術者手術操作時,根據情況快速遞上所需鉗子、剪子、拉鉤等器械。見出血術者要鉗子,進腹后處理腹膜,刀切開子宮,用鉗子頓性進入子宮,吸羊水,取出小孩后斷臍。準備裝胎盤的“盆”,取出胎盤后,術者拿出子宮遞交干紗布2 - 3塊,然后進行縫合、清理腹腔、關腹操作。
- 術后處理:手術完畢后,整理所有器械,進行清洗、上油、打包。
剖宮產后注意事項
- 補充水分:剖腹產產婦月子期間應大量喝水,這不僅可預防便秘,還有利于哺乳。
- 護理傷口:產后盡量避免大動作,咳嗽或笑時用手撐住傷口或用枕頭頂住胃以減輕疼痛感。要好好護理傷口,預防感染,若發現發燒、紅腫等跡象應馬上就診。
- 觀察惡露:產后陰道會有大量分泌物,隨著時間推移,惡露數量會減少,顏色從鮮紅色逐漸變為粉紅色,再到黃白色。產婦需細查惡露,發現異常應馬上就診。
剖宮產是很多孕媽媽愿意選擇的生產方式,能減輕生產痛苦且對寶寶健康無危害。提前了解剖宮產器械護士步驟及相關注意事項,可免除孕媽媽擔憂并做好準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