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早教大不同:細節成就日本教育

編輯:lydia | 出處: 媽媽網


日本一年有數不清的活動

  在日本,一年到頭有數不清的活動。

  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撿橡子、打年糕、開運動會、為社區演出、宿泊、過園節、開發表會、去拜寺廟、作品展……反正是名堂多多。因為,日本的幼兒園主張生命在于活動。

  在中國,一年到頭都是學習。

  與日本幼兒園的活動同樣多的,是中國幼兒園的課程。繪畫、拼音、漢字、英語、算術……數不勝數。孩子們每天除了學習,甚少有時間放松玩耍。除了園內的課程,不少孩子放學后還要去參加課外補習班,年紀小小便承擔了過重的學習壓力。

  在日本,過生日要了解生命的由來。

  孩子生日前,老師會預先與他的父母聯系,詢問名字的由來,還借來孩子自出生以來的照片在班上展覽,并請孩子的母親寫信談談孩子出生時的情況,并在班里讀給孩子們聽。這一系列生日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了解生命的由來,懂得誕生與成長的艱辛,喜悅和感恩。日本人堅信,孩子從小知道尊重生命,長大后就很少會做出越軌的行為。而在幼兒期,通過為孩子們過生日、教他們培育動植物等活動,都可以讓他們在樸素的驚奇和感動中了解生命,是培養生命尊重的絕佳機會。

  在中國,過生日要大肆慶祝。

  與日本人把生日作為教育機會不同,中國部分家長會給孩子操辦奢華的慶生宴,大吃大喝,大買禮物,再邀請幾位親朋好友熱鬧熱鬧,只圖孩子過得高興。卻不知,孩子在他們的大肆慶祝中已經無形地養成了奢侈浪費、愛慕虛榮的習慣。

  小編總結:看來,中日兩國的幼兒教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且,日本人的不少做法的確值得我們借鑒。各位爸爸媽媽們,從細節做起,幫助孩子走好每一步吧!

  相關推薦:

  6發達國家幼兒園理念迥異 美國重探索
  中日美德瑞五國育兒觀念大比拼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