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親述:關于幼升小的9個秘密

編輯:lydia | 出處: 媽媽網


會玩的孩子,都具有探索精神

  第六個小秘密:

  給了孩子新的教育,不是放他們傻玩六年,玩的這六年,要建構的能力很多,如果只是傻著玩,上學自然就能學好,那大山里的孩子學習應該最沒問題。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

  我們的教育方向就是觀察孩子,幫助孩子,使孩子的成長朝向易于生存的方向,朝向將來社會所需的人格品質的建構。我們知道環境對兒童人格形成的影 響與遺傳的影響是同等大的,所以我們不能說我們所設計的環境因素完全由兒童決定。實際上它是在我們的教育理念支持之下,根據孩子在環境中的發展狀態不斷調整、反思、再調整而來的,是我們與孩子共同創作的,同時它又反作用于我們和孩子。我們教育的目標是具體的,不是一個“良好人格”和“易于生存”這樣的 詞就能解釋了的。

  這個目標共有十五個項目:

  1、使孩子成為他自己
  2、使孩子成為具有感受力的人
  3、對人類有利的審美觀
  4、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嘗試的欲望
  5、天然的對工作熱愛
  6、使人類發展的質疑和解疑特質
  7、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
  8、對人類文化和自然具有同等的興趣
  9、頭腦清楚
  10、站在自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和判斷
  11、無意識的對群體的興趣
    12、有進入主流教育的適應能力
  13、易于適應環境
  14、崇尚真理、堅守原則的素質
  15、抗沖突能力

  真正會玩的孩子,都有很強的探索精神,專注力一般會比較好,也不用特別擔心他的學習,哪怕暫時落后一點也沒關系,人生就是一個長跑的過程,看的是誰的后勁足。所以在上小學之前,先培養孩子學會玩很重要。

  玩和學本身不是對立的。如果沒有大人的不當干涉,對于一個小朋友來說,單腳跳和做數學題一樣快樂,畫畫和寫字各有樂趣。都是不同年齡段自然而然會發展出的能力。當然,這需要我們成年人為孩子準備合適的環境,能夠提供適當的材料,提供適當的幫助。

  相關推薦:

  一位父親的忠告:把孩子培養成普通人
  家長必讀:一本來自美國幼兒園的備忘錄

分享到: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